美國突襲韓企工廠 台灣輿論憂台積電也成目標

2025-09-12

【香港中通社9月1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美國執法人員上周在佐治亞州的一家韓國企業工廠進行移民抓捕行動。白宮強調,未來還會鎖定更多企業,加大對非法移民的執法力度。此事震驚日韓,也引發了台灣輿論對於台積電赴美投資的擔憂。

遭美國政府突襲的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和LG新能源公司合作經營的電池工廠,是外企在美投資的相對高端的製造業。被抓的475名移民中,包括300多名韓國人和至少3名日本人。美國突襲韓企工廠的舉動,已讓許多外資企業擔憂成為下一個目標。數百名韓國員工被像“罪犯”一樣對待,新聞畫面在韓國、日本和台灣地區等“在美國有大量投資的貿易夥伴”中播放,令人震驚。

儘管美國官員宣稱,這次事件不會阻礙其他企業對美投資,但外界隨即將矛頭轉向在美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企業之一——台積電。

台媒報道稱,該事件凸顯美國高科技製造業長期缺乏熟練工人與專業人力,而政府卻吝於簽發外籍專業簽證。韓企並非個案,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也因同樣問題吃盡苦頭。該廠曾計劃從台灣調派約1000名技術員工,補足近一半人力需求,卻遭當地工會強烈反對,指責搶走美國人就業機會。

外媒引述熟悉台積電運作的人士指出,台積電將現代汽車遭突擊檢查視為“特殊案例”,認為自己不會面臨類似打擊風險。不過其他台灣企業高層表示,這次突襲確實讓外商社群感到恐懼。一名半導體業界高層坦言:“現在美國政府已變得非常不同,而且難以預測。”

法律專家也提醒,這起突襲可能引發寒蟬效應。美國政府現在不再“坐等檢舉”,而是主動出擊,以目前情況而言,美國國內充滿了可以鎖定打擊的企業目標。

台灣“中時新聞網”評論稱,對於台灣而言,現代汽車工廠移民抓捕事件有深遠意義,足以讓台灣民眾大夢初醒。台灣企業赴美投資,在美國卻可能淪為“三等公民”。然而,民進黨當局忙於內鬥,一心執迷於奉送半導體產業鏈“讓美國再次偉大”。而美國只是盡量從台積電等大公司身上榨出油水,台企生死完全不關美國的事。

自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以來,其上下游關聯廠商也被迫向美國轉移,輿論憂慮此舉將對台灣經濟造成巨大影響,人才與技術對美輸出也將進一步削弱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和經濟自主性。然而,民進黨當局為自身私利,在產業上對美國予取予求,任其榨乾台灣優勢產業價值,完全無心也無力維護台灣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