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公里米半高防洪牆或需打樁

2018-09-06

【本報訊】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五月時已收到研究單位提交內港防洪牆設計,由於內港堤岸底層滲漏嚴重,工程可能要打椿,在當初研究上未有作出相應考量,故此,設計要作出修改。

內港水患及海水倒灌問題嚴重,自去年天鴿襲澳後,有關部門提出於內港興建兩公里長的一點五米防洪牆,抵禦潮水湧入;民署亦作出了加大排澇的研究,包括於水上街市附近興建大型涵箱和建泵井,料年底招標。今年雨季及颱風季節已過了大半,內港防洪牆興建進度如何? 黃穗文表示,研究單位五月分時已提交內港防洪牆設計,涉及交通、堤岸結構等,由於在當初研究上未有考量內港堤岸底層滲漏嚴重,未來工程可能要打椿,故此,設計要作出修改,有關設計已進入尾聲,希望可以盡快出台。

她強調,內港治水工程需要防洪及排澇雙結合,海事局將會配合民署排澇工程,盡量配合施工。不過,基於設計未完成、未知招標時間,接下來的水上街市大型涵箱工程,未能配合。

另外,政府於二零零五年起暫緩再生水的推進工作,傳媒向黃穗文查詢再生水推動日程,她稱,由於有更多的民生所急需的工程,再生水計劃仍處於暫緩階段,但海水局沒有放棄雨水收集,繼續與民署及水公司就雨水收集進行溝通。雖然再生水計劃恢復未有期,她稱,未來A區會預留再生水管鋪設位置,以便日後恢復啟動再生水計劃時可以鋪設再生水管。由於再生水推行計劃已是數年前提出,基建有變,若要再推行再生水計劃,相信需要再作諮詢。

二百五十五樓宇承諾參與安心用水計劃

為提升食水安全,海事局制定了《樓宇自來水系統維護指引》,以及推出「樓宇安心用水計劃」,邀請社團、物業管理公司共同參與。指引建議每半年至少洗水箱一次,以及對供水系統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已廣泛落實於社會房屋及公共設施,為進一步推廣至私人樓宇和商廈,局方推出樓宇安心用水計劃,鼓勵居民和物業管理業界積極參與,該計劃的對象為住宅、商業、工業、學校、公共部門設施、酒店娛樂場等所有使用内部供水系統的樓宇,參與計劃的樓宇所屬申請者需為物業管理實體,只要按計劃要求對内部自來水系統進行維護,包括每半年清洗水箱一次等,可獲發初級證書,如在此基礎上進行水質檢驗且合格,可獲發高級證書。目前已有二百五十五幢樓宇承諾參與,約佔全澳高層樓宇的兩成。昨日,海事局為該計劃舉行啟動禮,海事局並向其中十八間承諾參與計劃的管理公司頒贈嘉許狀,表揚其率先對計劃的積極參與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