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轟公職局拖延審計 指沒做好公共行政應有良好榜樣

2018-08-24

【本報訊】除電子政務建設上的主導、協調工作多年來表現不濟外,審計署同時批評,公職局的管理、作風有問題,又搞拖延審計行為,並沒展示出公共行政的良好榜樣,認為該局實有必要從根本上去徹底改革。

審計署在報告中特別批評公職局,直指對方在審計過程中並沒有展示出公共行政的良好榜樣,包括在提供審計所需的文件資料時每每出現延誤,最長者更逾半年,而其後通過正式文件確認署方所觀察到的事項時,又會提出原先自身說法未能反映實際情況而需要修正。這已顯示出該局內部管理混亂,未能掌握電子政務的整體狀況及全面資訊。

報告披露不少這方面細節。如審計署於一六年十月底要求公職局填報三份電子政務規劃的執行情況,經多次跟進,該局結果在超過半年後即一七年五月中才提供有關資料。其後公職局應審計署要求在一八年一月再補充相關項目執行資料,可在審計署完成相關資料分析並有結論後,該局在六月時主動再交資料,但後者內容大改,存在明顯差異。

稱項目規劃期限不等同完成期限

針對規劃項目延誤未完成之原因,公職局沒給出明確解釋或提供相應的文件說明,又辯稱規劃期限並不等同是完成期限,且強調其在一一年重組前並無統籌及協調電子政務的職責。不過遭審計署明確指,不管重組前後,其均依法肩負推動及落實電子政務工作的職責。

在審計人事管理系統時,公職局一六年面談時提及系統時未納的六個用專有人員管理制度的部門,原因是制度沒刊在公報欠缺資料。不過該局到一八年初提交資料時則指當中實已有五個部門在一三年把制度文件交局方。審計署曾查詢前後不符之因,該局沒正面回應。

有深入分析但沒文件記錄

公職局解釋人事管理系統耗時多年仍未推出時,因在落實階段經「深入分析」後發現有兩大問題,才沒足夠條件去落實工作。不過當署方索取有關「深入分析」的文件時,該局則辯稱有關「深入分析」是指當時多次內部會議中之討論,而這些討論沒有任何文件記錄,無法提供。

另在審計「e辦事」時,公職局電子政務廳主管人員已向審計組表示統一身份識別機制並未於報考公職內落實,可有關陳述與該局提供的資料所載的不符。這次局方回應稱,若有出入一切以局方回應內容為準。

倡徹底改革行政公職局

審計署認為,公職局作為政府負責公共行政的部門,理應具備較佳的行政效率及誠實可靠的辦事作風,但從今次審計出來內容及工作過程中出現拖延審計的行為看來,該局的行政管理及履行職責能力存在巨大的可改善空間,有必要認真正視、檢討、從根本上徹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