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607號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一帶一路研討會開幕分享真知灼見
2018-06-07
【特訊】一連兩天的「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國際研討會昨日上午開幕(見圖),多名來自內地、香港、澳門和海外的政界、商界、僑界領袖和專家學者,就「化願景為行動,澳門發展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題分享真知灼見,為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出謀獻策。
研討會開幕式上,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指出,「一帶一路」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香港和澳門兩個行政特區在國家的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國家的持續快速發展,也為港澳提供了難得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港澳發揮背靠祖國這一最大的優勢,實現特區自身的長期繁榮和發展。
他表示,澳門發展的機遇就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結合澳門自身所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乘國家發展的快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從數據得知,今年1至4月,澳門地區對內地的實際投入金額同比增長77.3%,在內地的主要外資來源地中漲幅最高,這說明了澳門已抓住了機遇,正在祖國發展的高鐵上,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悉尼科技大學澳大利亞中國關係研究院院長、前澳大利亞聯邦外交部長鮑勃‧卡爾教授表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20年來的豐功偉績、發展的規模、成功、機遇都讓世人矚目。他指出,「一帶一路」是中國在進一步實際操作上爭取共贏的結果,為世界各地提供了發展機遇和空間。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灣區發展為世界級的港口、金融及科技中心,澳門應匯集專家學者的意見,抓住這發展機遇。至於澳洲,也是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倡議,目前澳洲亦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員之一。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副院長包道格指,中國的產量在迅速增長,全國鐵路分佈廣泛,工業愈來愈成熟,中國發展的快速增長前所未有,特別是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海的貿易發展,中國可望取得更加多的機遇。他認為,美國可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補充角色,例如提供高端科技、環境方面的經驗和互聯網的建設等,藉此達到互補作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澳門可以在「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下,作為世界與中國之間的橋樑,把國際先進的標準、治理、制度、規範等成功經驗移植到「一帶一路」建設上。澳門也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建立「一帶一路」人才培育中心,提供基礎葡語教育和訓練。他又預測,健康養老將是中國未來最具成長性的產業,澳門在此方面有着獨特的強項;健康養老、醫療、旅遊休閒、人工智慧、新能源、教育培訓、文化產業和環保產業等,是中國未來最具成長性的八個產業,澳門也可向這些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