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碗船廠片區若不列文物要拆多少船廠? 梁惠敏坦認難答

2018-06-07

【本報訊】在公開諮詢收集到的意見中,約八成建議將荔枝碗船廠片區列為法定文物。但是,在社文司委任的文化遺產委員會中,只有三名成員建議列為法定文物,不建議的有十七人。有委員擔心,一旦列為法定文物,將制約將來的活化。對於這類意見,文化局宣稱,需要進行分析。該局官員也表明,較難回答以下問題:若不列為法定文物,將拆卸多少船廠?

荔枝碗船廠片區的文物評定程序正在進行。文化局指出,在六十日的公開諮詢期收集的意見中,約八成建議把船廠片區列為法定文物。不過,前日閉門舉行的文化遺產委員會 (成員全數由社會文化司司長委任) 會議中,十七名委員進行不記名投票,只有三人建議把船廠片區列為法定文物。

為了活化不列文物?

昨午,文化局官員在新聞發佈會不只一次重覆委員的意見:若把荔枝碗船廠片區列為法定文物,將來的活化可能受到制約。對此,記者提出,如果船廠片區已具法定文物的價值,是否應該先把它列為法定文物,之後考慮活化?而不是倒轉思考:為了活化而不把它列為法定文物?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回應:「你提出的兩個問題,我們都會分析和整理。」

梁惠敏表示,有些荔枝碗船廠存在結構損毀等問題,將來活化時,又必定增設外牆、屋頂、設施等。需要考慮的問題:加入種種新元素後,還可不可以視為文物呢?她又引述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的意見:法定文物受到較嚴格規範,難以對建築進行改動。例如:現已列為文物的廟宇,連增加鐵皮也不可能。

文化遺產委員會大部份委員不建議將荔枝碗船廠片區列為法定文物,有沒有一些元素導致文化局最終決定列為法定文物?梁惠敏回應,委員提出的是新意見,需要進行分析。現時,很難回答有沒有元素令到文化局的決定有別文化遺產委員會的取向。若最終不獲列為法定文物,預計將會拆卸多少船廠?梁惠敏稱:「這是假設性問題。現階段仍在評估中,較難回答。」

梁惠敏又引述委員的意見:以往,工人持續對荔枝碗船廠修修補補,大部份的結構出現問題,若要恢復原貌,可能需要龐大的工程費用。對此,有記者追問,如何預估出工程費用龐大?梁惠敏回應,在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中,委員以專業知識推論,沒有具體討論每間船廠的修復開支。

穆欣欣﹕目前未有最終定案

文化局將在下星期公佈諮詢總結報告,梁惠敏指出,公眾提交的書面意見,將一如以往,原件列入報告內。文化局局長穆欣欣宣稱,現時未有清拆、保留的最終定案。會綜合分析、評估公開諮詢的意見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意見,並以社會整體效益為重要的考量。也表示,荔枝碗船廠片區的文物評定程序必須在十二月十五日前完成,局方正在爭取提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