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901號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何潤生總結去屆議員工作
2017-09-01
【本報訊】議員何潤生總結過去一屆議員工作,其議員辦事處共接獲五千六百一十五宗個案,以房屋、法律、交通問題佔最多。他認為,未來在公屋規劃及法律修訂、交通、以及官員問責上仍有待解決。尤其官員問責制度上,他批評過去多次的公共工程或官員領導所引致的問題,相關領導主管人員都只是調職,看不到因過失被調查,問責制度未有得到真正落實,促要對相關官員調查及公開報告。
何潤生指,過去一屆(二零一三年十月至今年七月)其議員辦事處共接獲五千六百一十五宗個案,結案五千四百三十一宗,完成率達九成六七。個案中,以以房屋、法律、交通問題佔最多。包括公屋質量問題、漏滲水等法律諮詢。他批評,部份公屋質量問題由於興建時缺乏監督,或超過建築物保固期後才供居民入住,例如安順大廈、永寧廣場,居民入住後發現質量有問題但房屋局以建築物保固期已過期為由,拒絕負責。認為事件反映出,未來需要加強公屋質量監督,以及歸責承建商要為此負責維修,而不是由政府再用公帑去維修。
在房屋問題上,他提出,“住屋難”尚未見出路,特別是《社會房屋制度》、《經濟房屋法》的修法工作,進度緩慢,認為政府務必要立下決心,做好房屋用地儲備規劃,適時調整房屋供應結構,穩定公私樓供應量,明確四萬公屋單位興建時間表,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落實社屋恆常化申請制度,明年前重開放經屋申請,並出台有效措施穩定樓市。交通問題上,優化巴士營運制度、調整路權分配、完善各項交通設施、積極發展步行系統、規範的士和旅遊業界車輛運營、嚴格調控車輛增幅,堅持推動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帶領全澳居民沖破 “交通困局”。
批評官員應對「天鴿」預警不足災後欠統籌
他又批評,官員問責制度未到位,過去多次的公共工程或官員問題,相關領導主管人員都只是調職,看不到過失有被調查。例如「天鴿」襲澳,由事前的災害預警不足,到災後的救援工作欠統籌,應急能力嚴重不足,進一步揭露了特區政府的管治方式未能貼合社會發展轉型的需要,官員的思維僵化、缺乏危機意識,政府的執行力不足,造成了澳門發展模式長期處於粗放型,窒礙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公共行政缺失問題已不容政府再托辭推搪,政府務必需全面檢討政府各司局級工作,加大監督問責力度,對相關官員調查及公開報告,切實執行官問責制度,令問責逐漸走向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