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司答問迴避親到青洲山

2017-01-24

【本報訊】直選議員何潤生提出關於保育青洲山的口頭質詢,他指出,青洲山坡佈滿垃圾、建築廢料、重型機械。他認為,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最好到青洲山察視。譚俊榮回答何潤生的質詢時,沒有提及會否親自到青洲山。

「文化局十分重視對青洲山的山體、場所特色、古樹、修道院及景觀視廊等的保護。」譚俊榮指出,根據第 11/2013 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第 115 條和第117 條第 2 款規定,青洲山屬於被評定的場所,已受到《文遺法》保護及規管。

文化局可按法例強制業權人維修保養

同時按照上述法律的規定,該不動產之所有人有義務適當使用有關財產,確保其保存及完整,以及實施文化局經查驗後認為對保護該等不動產屬必要的工程或工作。倘所有人沒有對不動產進行日常維修保養,以致其保存狀況及完整性受損,文化局可按現行法例規定促成強制實施,而有關費用由不動產所有人承擔。

「青洲山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當中修道院亦是本澳宗教發展歷程的見證之一。」譚俊榮表示,為了適當保護修道院的完整性,文化局曾在青洲坊會的協助下,進入修道院了解其建築結構及使用情況。現時該建築部分範圍用作住宿場地,初步觀察整體建築結構未有嚴重的殘破或倒塌情況。

然而,因有關地段的業權問題十分複雜,文化局已致函物業登記局及地籍局等相關職能部門查詢其狀況,待收到有關地段的業權狀況清晰的回函後,將敦促物業所有人進行維修保養工作。在必要時,文化局亦會依照相關法例,主動與物業所有人協商適當利用及更好地保護該不動產。

私人古樹分階段列入保護清單

譚俊榮又指出,青洲山上擁有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民政總署將會繼續與文化局合作及協調,向青洲山範圍內屬私人的古樹名木之業權人諮詢及商議,依法並分階段將私人古樹列入保護清單,並作出適當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