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大街活動推電子商貿

2016-10-25

【本報訊】政府計劃未來構建智慧城市,經濟局自十二月起,將於中區一帶本澳首個電子支付商圈,其中,首個特色促銷活動名為“藍色大街活動”將配合內地大型支付機構的大數據以及消費導向技術,引導消費者入區消費帶動區內消費氣氛。又會由今日起於關口至林則徐紀念館,推出長一千米的WIFI街,同時逐步在世遺景點、旺區等增WIFI GO點,希望推動本澳電子商務基礎,改善營商環境,配合電子支付大趨勢。對於本澳WIFI點及智能城市建議,議員關注到本澳互聯網服務及硬件能否足夠應付相關服務的開展,希望先做好互聯網服務監管,以及檢視電子支付平台的法律法規,以免因此窒礙本澳電子支付平台發展。

議員陳虹指,本澳互聯網使用率有七成六,當中九成六有使用手機上網,只有三成曾使用手機支付,有七成網民因使用安全及方便性而沒有使用手機支付。隨著手機支付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手機支付應用市場前景有較大發展空間,政府應抓緊並開啟澳門互聯網+。而在五年規劃發展文本中也有提到建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政府,加強資訊網絡的基礎設施和管理,在擴大互聯網網路覆蓋率、提升電訊服務和強化網絡服務的硬件建設方面有何針對性的行動計劃和落實時間表?

經濟局和金管局在推動本澳電子支付平台上作出不少工作。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於今年九月主辦支付寶+全球生態夥伴合作會-澳門站:連接澳門企業與全球用戶,為澳門的電商業務發展創造更有利條件。為便利澳門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從去年開始, "澳門通"獲批准與“支付寶"合作,自有關支付寶線下受理服務("當面付")於去年十一月起推出以來,受理終端機數量不斷上升,每月交易宗數亦錄得穩步增長。截至今年九月底,已有近三百家澳門企業接受內地支付寶用戶使用支付寶付款,終端機數量越一千一百台、每月交易約五萬宗。有關支付寶在線上受理的服務於今年一月起推出,現時仍在發展初期,受理企業主要為澳門的電商平台,自推出以來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交易總量約一千三百宗,除線上支付業務發展。金管局自去年起,研究發展手機支付業務,已有金融機構與電訊營運商合作,發出附有儲值卡功能的流動電話卡,開拓在澳門使用手機進行支付的模式,此外、金管局將繼續支持支付服務在澳門的發展,及透過鼓勵澳門金融機構與境外支付機構合作。引入更多境外的支付服務或產品在澳門市場。

金管局於去年十一月中旬在網站內公佈“支付機構牌照申請指南”,今年七月已有一宗支付機構的牌照申請獲得行政長官許可。金管局代表出席立法會時表示,認為現行法律並無阻礙現有金融機構及擬在澳門開展有關業務的機構提出相關申請。

政府電子支付平台、WIFI點設置上做了不少工作。但議員對於本澳WIFI點及智能城市建議郤表示出憂慮,議員李靜儀、陳美儀關注到,本澳互聯網服務及硬件能否足夠應付相關服務的開展,同一時間大量旅客於同一景點上網,硬件能否負荷?希望先做好互聯網服務監管和硬件配置。有議員希望檢視電子支付平台的法律法規,以免因此窒礙本澳電子支付平台發展。

金管局回應,金融行業大法規將會進行檢討,而細則工作將由指引規範。另電訊管理局稱,新互聯網營運商澳門區光纖覆蓋率已達百分之七十、氹仔百分之六十四、路環為百分之五。相信可以如期達到標書中今年內完成百分之七十的覆蓋率。另會委託第三方就本澳電訊業務進行評估,再按報告要求營運商作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