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1025號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議員呼喊網約車 司長大耍太極
2016-10-25
【本報訊】政府月前對網約車Uber大力打擊,議員對政府打擊Uber,有支持也有反對,議員何潤生、區錦新認為,網約車服務在澳門有需求,促政府研究合法引入,以及給予監管。議員宋碧琪亦認為,新事物的出現未必會對現時傳統營運者構成威脅,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希望政府開放思維,以合法方法研究規管,引入網叫車。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強調,手機叫車程式及網約車服務均沒有違法,只是營運車輛及司機需要取得合法的出租車經營牌照。若沒有上述條件,則屬白牌車違法經營,會對乘客構成安全危險、濫收車資的可能,故政府予以打擊。
經過政府的大力打擊,嚴格執罰,Uber一度險退出澳門。此事引起社會、議員對本澳的士服務的關注,有社會意見認為,本澳在爛透的的士服務下,有需要引入網叫車,回應市民出行。區錦新指,網約車如「滴滴出行」和Uber在內地主要城市早就大行其道,內地政府只是因勢利導進行立法而規範其合法經營而已。但澳門對網約車的態度和處理手法竟然比內地更僵化,政府一直以Uber的經營方式不是澳門原來受規管的的士營運模式,因而對之堅持重罰,同時堅持與Uber不會面、不對話、不溝通。即使Uber明確表示願意納入監管,願意與當局對話尋求解決之道亦遭拒絕。這就是以官為本、以本本為本,而非以民為本面對的士服務。的士服務多年一直無法有根本性的改善,為何不訛利用新科技叫車模式,填補的士服務供點不足解決居民搭的士難的老問題呢?希望藉內地立法,政府從中有否獲得啟發,進而效法,讓網約車與傳統的士融合發展,助傳統的士行業轉型升級為市民提供更好服務。
議員何潤生、高天賜也認為,Uber反映出本澳有網約車服務需求,促政府研究引入,以及給予監管,回應市民出行需求。宋碧琪認為,新事物的出現未必會對現時傳統營運者構成威脅,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政府不要一刀切拒絕。希望政府開放思維,以合法方法研究規管,引入網叫車。
羅立文承認,的士服務確實存在很大改善空間。現正改善的士行業發展環境、的士司機的質素,同步優化交通措施。包括明年第二季推出一百部特別的士,引入電話、手機應用程式、二十四小時叫車,回應市民對網約車、手機叫車的需求。
他重申,手機叫車程式及網約車服務均沒有違法,只是在本澳法律要求下,營運車輛及司機需要取得合法的客運經營牌照。他指,若沒有上述條件,屬白牌車違法經營,會對乘客構成安全、濫收車資的可能,政府予以打擊。又補充﹕「若有一天澳門自由到可以什麼車和司機都營運出租車服務,有事就唔好問政府,因為這種方式是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