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92號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千磅炸彈驚魂
香港跨部門攜手高效拆彈引盛讚
2025-09-22
【香港中通社9月2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梁嘉軒)香港商住區鰂魚涌一處工地近日發現戰時千磅炸彈,特區政府各部門迅速開展民眾撤離及拆彈行動,最終在近10小時完成拆彈。
警方19日中午接獲報案,爆炸品處理課人員確認該枚炸彈為一枚二戰時期美軍空投的炸彈,呈圓柱狀,長約150厘米、重約1000磅,內藏500磅高性能炸藥(TNT),有極高潛在危險。
特區政府保安局迅速動員近500名警務處、消防處、民安隊及醫療輔助隊人員參與緊急應變行動,並即時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全力協調及支援跨部門應急工作。
拆彈作業正式開始前,保安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民政總署,全力支援警方的疏散工作,疏散附近18幢商住大廈的約6000名居民,東區35隊關愛隊全數出動。
中通社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現炸彈後現場的道路兩側停滿應急救援車輛,包括警察流動指揮車、消防處流動指揮車,以及流動傷者治療車等隨時待命,而人行道上已有大量紀律部隊,以及關愛隊和區議員團隊人員協助市民。
拆彈作業於20日凌晨2時開始進行,當時香港正受颱風“米娜”影響,“拆彈專家”在雨中切割炸彈,並燃燒其內部炸藥。銷毀炸藥期間,現場冒起熊熊烈火,警方搭建在炸彈上方的帳篷亦被燒破,可見內部炸藥之猛烈。
警方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表示,炸彈的炸藥威力與二戰時期的威力近乎一樣,如果處理不當或任何意外導致誤爆,後果不堪設想。
僅用不到10小時,炸彈被“拆彈專家”成功拆除,市民乘坐接駁車回到家中。不少居民認為當局此次應變迅速。區議員丁江浩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他們一直協助居民疏散直到深夜,在社區會堂參與派食物、照顧老人等工作。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點讚表示,樂見今次事件各方配合且處理有序,順利完成疏散亦證明香港市民質素佳。
該事件受到高度關注,警方實時分享拆彈過程視頻,讓網友直呼“如電影情節”;成功解除炸彈危機後,社交平台網友點讚“拆彈專家”高效專業。
對於這枚炸彈的來歷,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的“香港空間史研究計劃”發文分析,1945年4月2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0重轟炸機大隊派出24架B-24轟炸機空襲香港船隻與太古船塢,每架轟炸機均搭載6枚各重1000磅炸彈,應為美軍當時常用的AN-M65。
翻查歷史,香港近20年來在薄扶林道、銅鑼灣、北角等區域地盤都有發現炸彈,其中,2014年在灣仔厚德里一地盤發現的一枚二戰時美軍投下的2000磅炸彈,為歷來在市區發現最巨型空投炸彈,警方拆除需近18小時,附近逾2000人需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