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2025-09-11

周華健全新巡演11月登陸倫敦人

△華語樂壇歌王周華健將於2025年11月7及8日再度登陸澳門倫敦人的倫敦人綜藝館,舉辦「少年的奇幻之旅3.0」巡迴演唱會,為澳門觀眾帶來兩場沉浸式音樂盛宴。本次演唱會由澳門倫敦人榮譽呈獻,寬魚國際協辦,旅遊夥伴Trip.comGroup及b.balance全力支持。門票即將於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中午12時起透過金光票務、澳門售票網及大麥網公開發售。有關演唱會套票詳情,可於Trip.com查詢。

CTM即將提供全新Apple最新產品

△CTM即將提供全新Apple最新產品,包括iPhone17、iPhoneAir、iPhone17Pro、iPhone17ProMax、AppleWatchSeries11、AppleWatchSE3、AppleWatchUltra3以及AirPodsPro3。全新iPhone將於2025年9月19日正式發售。全新AppleWatch陣容及AirPodsPro3亦同步於2025年9月19日發售。

澳門自來水組織參觀抗戰勝利主題展

△澳門自來水組織逾30名員工於10日參觀由特區政府主辦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共同重溫抗戰歷史,傳承愛國精神,深化和平信念。澳門自來水執行董事關小冰表示,組織本次活動旨在讓員工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進一步增強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銘記先烈奉獻,珍惜今日和平。澳門自來水將繼續秉持維護國家與特區安全的使命,致力保障澳門供水的安全穩定,助力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中總青委會參觀抗戰勝利展覽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支持舉辦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主題展覽,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於9月9日下午五時半,在中總副理事長馬志達和青委會主任崔天立的率領下,一行五十人前往參觀展覽,深入學習抗戰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家國情懷。

婦聯參觀紀念抗戰主題展

△為回顧抗戰歷史,弘揚愛國愛澳精神,婦聯總會日前組織理監事約四十人參觀“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主題展覽,藉此銘記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緬懷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並已陸續安排屬下機構、團體會員、義工及會員等觀展。婦聯會長劉金玲表示應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婦聯將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澳精神,維護澳門繁榮穩定,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觀展的婦聯負責人還有理事長袁小菱,監事長容永恩,副會長陳虹、何凱玲,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庄玲玲,副理事長陳春華、羅萍、吳子寧和吳紫薇等。

工聯文委參觀抗戰展汲取奮進力量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工聯文化委員會於9月9日組織一行32人,前往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參觀「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與會者均認同此次參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抗戰精神是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銘記歷史不僅是為了緬懷先烈,更是為了從中汲取力量,強化愛國情懷與歷史責任感,將這份精神力量融入建設澳門、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中。

工銀澳門組員參觀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

△近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於澳門中葡綜合大樓正式開幕,工銀澳門積極響應,組織一眾員工前往觀展,透過重溫中華民族為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奮鬥的歷程,深刻體悟「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根基,世界和平是共同願景」的展覽主題,弘揚愛國愛澳精神。工銀澳門董事長盧建、行政總裁牛建軍,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副總經理石瑩,工銀澳門副行政總裁龔光慶、康委會會長羅彩燕和康委會理事長黃敏賢,各部門及分行骨幹員工共50人出席活動。

澳城大成功接棒2026年亞洲數字健康峰會

△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THE)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及港城大數碼醫學研究院協辦的亞洲數字健康峰會2025(DigitalHealthAsia2025)於9月8日至10日在香港順利舉辦。本屆峰會以“新技術協作,改善醫療保健”為題,匯聚了來自17個國家及地區逾420位醫療行業專家、產業創新代表、投資人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數字健康的未來發展。峰會期間,正式宣佈下一屆峰會將由澳門城市大學承辦,於2026年3月30日至31日在澳門舉行。城大校長劉駿應邀出席峰會閉幕式成功接棒並致辭,介紹澳門概況及澳門城市大學的辦學成果,廣邀各界共襄盛舉。

「特教生課後支援計劃」圓滿落幕

△由澳門特殊奧運會主辦、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資助的「特殊教育學生課後支援計劃」於24/25年度活動順利結束。全學年共開設八十二個班別,累計參與人次超過八千人次。本計劃服務對象包括融合生、小班生及特教生等不同能力程度的學生,透過多元課程設計,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經驗,拓展學習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