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8號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加碼投資還不夠 特朗普欲逼台積電分利潤
2025-09-05
【香港中通社9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美國同意英偉達H20芯片銷往中國大陸後,目標轉向在大陸市場獲利的台積電。特朗普政府除了向英偉達抽取在華芯片銷售收入的15%外,也計劃要求同樣受惠的台積電“作出貢獻”,引發產業界關注台積電將如何應對。
業內人士透露,英偉達與AMD已同意將對華出口AI芯片收入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以換取對華出口許可。然而,同樣從中受益的台積電卻未對美國有所回饋,加上台積電能將美國加徵的關稅轉嫁給客戶,這點讓特朗普難以接受。
據報道,特朗普政府最主要的目標是台積電的技術和利潤。但台積電需要對股東負責,且台積電並非美國企業,不可能將技術和資金交給美國。因此如何提出適當方案來滿足美方要求,成為一大挑戰。
科技業者指出,美國政府已透過“芯片法案”的補助取得英特爾公司10%股權,藉此分享企業利潤。台積電此前曾拒絕該法案的分潤條件,如今在獲得補貼並能進軍大陸芯片市場的情況下,美方期待台積電作出相應回饋。
特朗普政府以收入抽成模式,要求英偉達、AMD上繳銷售收入,來換取出口許可;同時以補貼換取英特爾股權,藉此分潤,種種做法顛覆企業常規。對於台積電而言,面對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台當局前“駐日代表”謝長廷就直言,美國現在不入股台積電可能只是觀察期,長期來看變成“美積電”的壓力並未消失。他特別提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強調“芯片生產不能依賴台灣”的立場,可能暗示美國希望掌握AI生產主導權。
報道稱,儘管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今年3月在白宮宣布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興建芯片廠與研發中心,但特朗普仍嫌不夠,多次以關稅施壓,要求台積電加碼投資至3000億美元。半導體業者表示,從要求台積電入股英特爾、分拆製造部門合資,到近期的補貼換股權提議,都是美方極限施壓的手段。擁有先進製程技術且大賺芯片財的台積電,絕對是特朗普的首要目標。
近來,台灣各界對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疑慮加劇,擔憂會削弱台灣的產業優勢。一旦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赴美,加上美國再針對半導體課徵關稅,長期來看,台灣恐面臨出口、投資、勞動市場三輸局面。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曾就有關問題應詢表示,美方步步緊逼掏空台積電、榨乾台灣,民進黨當局任人予取予求,何曾把台灣同胞的福祉和產業界的利益放在心上?台灣民眾擔憂台積電變“美積電”,絕不是“杞人憂天”;台灣從“棋子”成“棄子”,也絕對是註定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