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利衝擊民進黨暫擱置「賴17條」

2025-08-12

【香港中通社8月11日電】台北消息:台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今年3月召開高層會議,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拋出所謂因應“大陸威脅”的“17項策略”,限縮人員各領域交流。但在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全面失敗後,台陸委會擬將部分“賴17條”暫時擱置,以此緩解民怨。

為落實“17項策略”,台當局行政機構5月曾召集相關部門,研擬多項修法計劃與措施,全面限縮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宗教等兩岸各領域交流。其中以行政命令與制定相關辦法即可落實者,包括宗教團體赴陸交流事前登記、陸配提交“放棄原籍證明”、全面清查軍公教具大陸身份證件人員等。

據台媒報道,原本民進黨評估“大罷免”若成功,在台立法機構取得優勢地位,就可以立即啟動“賴17條”相關修法,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反滲透法”。

但因為受第一輪“大罷免”慘敗衝擊,民進黨當局原本打算全面限制藝人、學術與民間等交流,為免再製造緊張氣氛,引發更大民怨,內部討論將暫緩“賴17條”,暫時不限制民間交流,只對公務人員前往大陸作限制措施,部分修法計劃也將擱置。

在野立委認為,民進黨當局以“抗中保台”為由,給每位藍營民代“抹紅”來推動“大罷免”,最後發現民意不接受,才會決定暫緩推動“賴17條”。但其是否真心願意緩和兩岸氣氛,還需要提出很大疑問。

台灣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由於管制嚴格,事前都要跟相關行政單位系統報備,不少老師擔心被找麻煩或是被標記,幹脆放棄交流機會,引發嚴重寒蟬效應。

旅遊業人士透露,未聽聞政策鬆綁,但要觀察第二輪罷免投票結果及月底行政團隊是否改組。呼籲賴清德當局回應民間訴求,讓兩岸交流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