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57號
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
《南京照相館》海外獲共鳴 僑胞吁多語種譯製
2025-08-12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韓輝)電影《南京照相館》陸續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加拿大上映。該片取材於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侵華日軍真實罪證影像。多位海外僑胞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時表示,影片以“小人物”呈現“大歷史”獲得觀眾共鳴,他們呼吁將影片譯製成多種語言。
新西蘭太平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和志耘表示,看完電影心情十分沉重,這讓他想起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親人,“雖然我們這一代沒經歷過戰爭,但通過影像,能感受到那種生離死別的痛”。
和志耘認為,這部電影通過平靜記錄的方式,讓觀眾以普通人視角感受那段慘痛歷史,因此引發海內外觀眾的共鳴。
美國猶他州韋伯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樂桃文表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和平帶來深重災難。《南京照相館》還原了那段觸目驚心的歷史,也刻畫了普通中國人的悲壯抗爭。
樂桃文說,日本一些政客不僅拒絕正視和反省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嚴重罪行,還妄圖混淆視聽、美化侵略行徑。“真相不容篡改,歷史悲劇不能重演。”
加拿大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繆熙指出,《南京照相館》通過具象的人物命運和視覺叙事,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能够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那段黑暗歲月中普通中國人的遭遇與抗爭精神。這對於培養年輕一代形成全球視野下的歷史觀和人文關懷精神具有重要價值。
“影片通過小人物視角呈現大歷史的叙事手法,對於國際社會認知南京大屠殺具有獨特價值。”澳大利亞中國東北總商會會長姜建新表示,多年來,國際上關於這一歷史的傳播多以書面史料或宏觀影像為主,《南京照相館》則用情感細節引導觀眾走進那個時代。
姜建新告訴記者,在悉尼放映現場,幾位澳大利亞朋友在電影結束後久久不願離開。“很多人主動與我交流,表示這是他們首次如此直觀地感知南京大屠殺背後的歷史沉重與和平價值。”姜建新表示,這些觀眾認為“這段歷史不僅是中國的傷痛記憶,更是全人類需要共同銘記的集體教訓”。
卡塔爾中文教師劉慧在參加中國夏令營期間,特意帶10歲的女兒觀看了這部影片。“孩子是在卡塔爾出生長大的,對南京大屠殺的瞭解主要來自課本以及大人的講述。電影把影像、故事和人物結合起來,使她第一次直觀感受到這段歷史的沉重與殘酷。”在劉慧看來,《南京照相館》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憶,更是對未來的啟迪。
劉慧呼吁將電影翻譯成多種語言,在更多國家上映,使海外年輕一代能够瞭解那段歷史真相,感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