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48號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香港穩定幣開放發牌有望應用這三大場景
2025-08-01
【香港中通社7月3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香港8月1日起開放穩定幣發行牌照申請,有數字金融專家7月31日對香港中通社分析,穩定幣將對香港資本市場、金融科技發展有三大作用,未來有潛力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目前,泰達幣和USD Coin在穩定幣市場佔據主導地位,而泰達幣實際上也源自香港。香港《穩定幣條例》給市場帶來極大振奮,也引發一些炒作,使得監管初始階段極其謹慎。
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發布系列配套文件,訂明發牌三大原則:合規性、具體性與可持續性。其中提到發行人需並維持不少於2500萬港元實繳資本。金管局預計最快將於2026年初公布首批牌照,首輪僅會核發少數名額。
那麼,穩定幣對於傳統商業社會來說,到底有何用處呢?
香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陳家豪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穩定幣的首個應用場景應是數字資產交易。由於一直沒有與法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即便香港已發出多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目前仍在用傳統清算模式、用傳統銀行賬號進行代幣化資產交易。
“穩定幣就像八達通,用供應商提供的錢包掛扣智能合約,就不需要依賴傳統金融工具進行買賣,真正達至去中心化的概念,完善虛擬資產交易的體制。”陳家豪形容,例如將傳統股票代幣化,無需經傳統交易所買賣,一手股票可被拆成若干股,進行24小時全天候交易。
第二,是促進跨境貿易、實體經濟發展。“香港絕大部分交易都在服務跨境貿易,穩定幣的著眼點就是跨境支付。”陳家豪舉例,外國公司在香港為遠洋輪船添加燃油,目前需要透過銀行進行多重換匯、匯款十分耗時,有了穩定幣即可在幾分鐘內完成。
“比如1噸石油等於1個幣,1萬噸石油就發行1萬個幣,客戶拿著幣在金管局監管下就等同於擁有相關資產。”不過陳家豪說,條例未有涵蓋商品交易場景,未來打好基礎後或可探索。
第三,是助建代幣化資產的金融監管鏈。陳家豪指,當貨物和金錢均實現虛擬化,穩定幣交易即可令虛擬資產變得可追尋,加強反洗錢、反走資。
近日熱議的,還有穩定幣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金管局日前明確,局方對幣種持較開放態度,無論是單一幣種,還是與一籃子幣種掛鉤的穩定幣等。
滙豐研究指,港元穩定幣可能為人民幣穩定幣提供“最終的路徑”,解決美元在數字資產領域主導地位的潛在疑慮。
陳家豪相信,穩定幣落地後要試行一段時間,累積個案經驗,確保機制行之有效、風險可控後,便可實現離岸人民幣的代幣化。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有一定經驗和優勢,本身又實行透過商業銀行發行貨幣的機制,加上外匯儲備充足,絕對有實力應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