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太陽能發電板颱風受損輿論憂污染環境

2025-07-18

【香港中通社7月17日電】颱風“丹娜絲”日前襲台重創台灣南部,太陽能發電板殘骸遍佈南部海岸線,台環境部門負責人彭啟明16日稱,中南部遭颱風損毀的太陽發電板約14.5萬片。輿論質疑太陽能發電板含有污染物質,憂心對環境帶來傷害。

根據台經濟部門能源署統計,本次颱風重大災區嘉義縣災損太陽能發電模組約11萬4000片,重量約2200噸;台南市災損約3萬1000片,重量約600噸,合計災損數量約14萬5000片,重量約2800噸。其中災損最嚴重的嘉義新塭滯洪池案場,災損數量約5萬片。

針對損毀的太陽能發電板是否帶來環境污染,彭啟明稱,太陽光電模組係由鋁框、玻璃、EVA塑料封裝膜、太陽能發電元件及塑膠背板等組成,且沒有廢液和粉塵,照理說不會造成污染。

對於彭啟明說法,中國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事實上,光電板其中含有的金屬是銀、鉛、錫、銅、氟化塑料(PVF)。她質疑,鉛是國際列為第一級高毒性重金屬,氟化塑料普遍存在於模組的封裝背板,若遇高溫焚燒,可能釋出戴奧辛等致癌的高毒性氣體。

台灣《聯合報》亦指出,部分老舊的太陽能板可能含有含鉛焊料,且銀離子、銅離子會在魚類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台灣現階段安裝的太陽能發電板多數壽命在20至25年之間,預估從2030年起,每年將產生數以萬噸計的報廢發電板,到了2050年,累計可能超過百萬噸。當太陽能板被吹垮,無異未享其利就先受其害。

《中國時報》社論表示,除污染外,台灣南部此次風災一度出現“光電越多,停電越久”窘狀,質疑發展光電讓“綠友友”發大財,卻給當地留下環境惡化、防災弱化、停電更久、治安敗壞的苦難,這對南部民眾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莫非就因為這些地方都是綠營的死忠鐵票,所以就算變成窮山惡水、民不聊生,民進黨當局也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