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807號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大灣區有條件成全球知識產權創運保示範區
2018-08-07
【本報訊】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和專利申請量分別是全國平均增速的七點九倍和二點一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顧問呂國良認為,大灣區完全有條件可以建成全球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的示範區。另澳門商標協會會長王愛民認為,由於本澳產業結構單一,與其他地區相比,在知識產權的研究、保護、運營到成果轉化均較薄弱。
貿促局與澳門商標協會,昨假商務促進中心舉辦「澳門國際知識產權研討會二零一八」,活動邀請澳門中聯辦法律部副部長王恒、法律處處長徐祥生、貿促局投資者服務廳代高級經理陳家齊、企業拓展服務處代經理莫潔儀、澳門商標協會會長王愛民、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中國辦事處顧問呂國良、王曄,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知識産權顧問鄭丹丹、澳門法律工作者聯合會監事趙琳琳等嘉賓出席。論壇以“知識產權商業化”為主題,設主題演講、知識産權法律最新發展及知識産權商業化等多個環節。來自本澳、中國內地、香港、美國、加拿大、比克及澳大利亞等地的專家、學者及知識産權實務界人士共一百餘人出席。希望通過辦國際知識產權研討會,推動知識産權研究在本澳的發展。
呂國良指,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和專利申請量分別是全國平均增速的七點九倍和二點一倍,大灣區完全有條件可以建成全球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的示範區,形成健康有序、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他又指,當前知識産權糾紛的解决機制呈現多元化趨勢,糾紛解决機制在積極追求公正、效率、效益并舉的價值目標ADR以其自身優勢爲依托而發展將成爲知識産權爭議解决機制選擇的一大趨勢。
澳門大學協同創新研究所代所長、創新中心主任及工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顏至宏指出,澳門是個創新和科技窪地,但近年,年青年對於商標註冊意識都已經大大提升。政府對於商標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已有相對較完善的法律。他建議,創業人士要為自己的商標註冊,而商標設計要與企業產品或業務有一定聯繫。
王愛民指出,商標註冊與知識產權不同,知識產權、專利在內地註冊後,可以延伸到澳門和香港。但商標則是單獨的,要每個地區都進行註冊。她又指,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相比,本澳知識産權的研究,從保護運營到成果轉化皆相對薄弱,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