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六、七隻格力犬做絕育難適切照顧 民署被批草菅狗命

2018-08-07

【本報訊】七月三十一日,民署批准逸園延後六十天才領回五百多隻格力犬。隨之,私人診所的獸醫進入民署管理的政府官地,平均每天向六、七隻格力犬施行絕育手術。其處理手法引起動保人士的擔心,若不暫緩絕育或大幅減少每天手術的數字,五百多隻格力能否全數生存到五十多天後離開逸園狗房。

澳門逸園賽狗有限公司 (下稱逸園) 在上月二十日離開狗場,留下五百多隻格力犬;民署總署隨之接管,也有很多義工進場照顧犬隻。昨日,民署回應傳媒查詢時指出,兩天內有十二隻格力犬接受絕育手術。每天到狗場照顧格力犬的 Zoe 認為,平均一天為六、七格力犬施行絕育手術實不恰當,如同草菅狗命。

長年照顧動物的 Zoe 表示,一般而言,接受絕育的雄性犬隻需要七至十日復元,雌性犬隻肯定兩個星期,飼主需要密切照顧絕育後的傷口。然而,不少狗場內的「狗倉」 (不足三十平方尺) 既沒有床,地面也時有未乾的情況,甚至,留有隻犬的大小便,這環境很可能導致傷口發炎。

由於沒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密切照顧絕育後的格力犬,Zoe 認為,每天接受手術的格力犬的數目應維持在一至兩隻。「試想,每日七隻絕育,一星期四十九隻,誰可每天照顧牠們?現時是沒有人做這工作。」Zoe 表示,曾向民署反映這意見,卻未見改善。她在社交網站公開問題後,大批量絕育的工作才看似暫緩。

做完手術呆站原地數小時為等狗伕

據了解,格力犬在接受手術前沒有只有禁食,沒有禁水,Zoe 認為,這是危及犬隻性命的做法。她也見到,一隻格力犬在手術後,被狗繩牽著枱角,站在原地數小時。得到的解釋是,等待狗伕把牠帶回「狗倉」。Zoe 問:「大家真的可以容忍這樣嗎?」

無論是現在的狗房或將來的領養中心,每一隻格力犬都生活在自己的「狗倉」內,Zoe 認為,牠們根本沒有機會交配,看不到有需要在兩個月內趕急地完成所有格力犬的絕育手術,只要確保格力犬將來被領養時已絕育便可以。她也提出,若有格力犬因為不當的絕育而死亡,責任由誰負上?

不少格力犬皮膚牙齒問題未得治療

反之,不少格力犬現在面對的問題更需獸醫急切治療。例如,部份格力犬出現皮膚問題,當中,有「爛肉」的情況。還有,部份格力犬出現牙齒問題,甚至因此出現炎症,導致食欲不振。然而,八月一日開始,民署以人手不足為理,一度拒絕派駐獸醫。

隨之出現的是來自一間逸園委託的私人診所的獸醫,他們不是優先處理有皮膚和牙齒等問題的格力犬,而是每日向六、七隻格力犬動刀。有義工向 Zoe 反映,有些格力犬的皮膚問題原是持續好轉,卻在民署獸醫退場轉差,質疑是私人獸醫只是絕育,已沒有時間跟進有毛病的犬隻。

日前,有一隻格力犬流鼻血的情況嚴重,「狗房」滿地血跡,可幸,獲准離開逸園狗房,送到民署狗房就診得到康復。Zoe 提出,為何要到這情況才能得到民署獸醫的治療?為何沒有民署獸醫駐場?還有,逸園仍未領回在政府官地上的格力犬,牠們現在由民署管理,私人獸醫進場出現問題,責任屬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