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署﹕非強制六十天內 為全數格力犬絕育

2018-08-07

【本報訊】長年照顧動物的 Zoe 在社交網站揭露六十天內為五百多隻格力犬絕育的問題後 (見另稿),引起動保人士,本地、外地傳媒關注。愛協回應,尊重民署和逸園達成的絕育協議,希望這加快過程不會危及動物健康。民署則宣稱,並非強制逸園於延期的六十天內進行全數絕育。

愛協新聞稿指六十天為五百犬絕育沒參與亦沒反對

昨日,協助民署照顧格力犬的澳門愛護動物協會 (愛協) 發出新聞稿 (中文) 指出,狗會場地的獸醫工作由逸園的私人獸醫診所實行,這是民署獲得知會的。又表示,六十天內於狗會場地為五百多隻格力犬絕育,是民署與逸園達成的協議,愛協沒有參與,也沒有反對。

愛協提出,雖然,雙方達成協議,但是,絕育的過程應是不急不忙地、平靜地進行,且必須在領養前完成。然而,若單單使用狗會場地內的設施絕育,很難在六十天內完成。所以,愛協偏向把格力犬帶到數間不同的獸醫診所絕育。不過,格力犬現時由民署照顧,執行絕育協議也不是愛協的職責。

本報向民政總署查詢格力犬的現況,署方以統一新聞稿 (標題:民署關注格力犬健康及絕育安排情況) 回覆,但是,有些問題沒有提供答案。例如:「狗倉」環境是否不利絕育復原?若絕育出現大規模的問題,由誰負責?

民署聲稱,根據逸園向民署提出延期六十天領回格力犬的承諾,格力犬須經逸園安排絕育後才可被領養,「但並非強制逸園於延期的六十天內進行全數絕育」。

民署又指出,絕育工作是在民署監督下,由逸園安排具資格的獸醫進行。並稱:「民署要求所有獸醫為格力犬做絕育手術前都必須驗血和禁食,以確保手術過程安全,同時亦須採取措施確保犬隻在絕育手術後得到適當的護理,如發現有未完善的情況,會要求盡快作出改善。」

稱絕育工作有序進行

「現時絕育工作是有序進行。」民署表示,八月三日至四日,共有十二隻格力犬完成絕育手術,術後犬隻的康復情況良好。又聲稱,民署獸醫持續對格力犬進行檢查,近日覆診亦發現有部份格力犬有牙周病、皮膚外傷及關節炎等情況,約有四十多隻正在接受獸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