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商機無限 印尼華文教育吃香

2018-07-23

【香港中通社棉蘭7月22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桂林)“隨著中國遊客數量的增加,我們對懂中文的員工需求數量很大,他們創造的效益更高,收入自然更豐厚。”印尼樂享逍遙旅行社總經理卓銘成對記者說。

記者近日隨團到印尼採訪,談起“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好處,卓銘成感覺生意比以前好做,特別是做巴厘島綫路的同行,忙得不可開交,接中國團客應接不暇,一些公司排單已經到年底。

和卓銘成相似,餐館老板曾祥偉的生意日漸紅火,不久前他和三女兒在棉蘭開的第四家餐廳正式營業。“我們做的菜在本地特色中融入中餐口味,不僅吸引華人光顧,也受到當地民衆的喜愛。”從事餐飲近30年的曾祥偉告訴記者,他們推出的豆漿油條套餐,豐富了印尼民衆的味蕾,銷量很不錯。

為更好地服務中國遊客,曾祥偉要求餐館員工要懂得簡單的中文,還聘請教師進行專門培訓。

與中國客戶業務往來逐漸增多,印尼陳氏父子貿易公司董事長陳岷生近期往來印尼中國兩地頻繁,他表示,印尼土地肥沃,農產品豐產質高,日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看好中國市場前景,2017年,陳岷生還開發了面積達38000公頃的棕櫚園,并開建煉油廠,雖然還未投產,但已有不少中國企業慕名訂貨。

為培養懂中文的人才,促進中華文化傳承,陳岷生參與捐建了多所中文學校,他表示,支撑企業發展壯大,中文人才必不可少。

“‘一帶一路’建設意味著更多中國資本、項目的到來,這對懂中文的華僑華人是機遇。”印尼蘇鋼集團董事長、印中經濟文化與社會合作協會蘇北省分會會長蘇用發告訴記者,目前棉蘭已規劃建設多條高速公路,未來,從市區到達世界最大火山湖多巴湖的時間將大大縮短,不少中資企業正積極籌劃參與多巴湖國際旅遊勝地建設,項目落地後將極大促進棉蘭經濟發展,帶動對中文人才的需求。

據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統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對印尼的投資大幅增加,2017年已達34億美元,同比增長26%,成為印尼第三大直接投資來源國。

中印尼交流的熱絡使華文教育更加吃香。今年5月,印尼華文教育聯合總會在雅加達成立;7月,由蘇用發牽頭、華僑華人捐款重建的規模達60個教學班的棉中中小學新校舍落成,舉行首次開學典禮;印尼最大的華文本科院校棉蘭亞洲國際友好學院,與印尼三語學校協會、印尼華文教育聯合總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華文教育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印尼政府致力推動多元文化發展,我們有責任為傳承中西優秀文化努力。”蘇用發表示在印尼政府指引下,華文學校落實多元化教育方針,融合印尼特色文化,培養優秀三語人才,為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做好準備。

印尼華教總會理事會主席連俊偉也表示,當前,每年到印尼的中國遊客不斷增加,這要求印尼必須培養出更多中文人才,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當時不懂爸爸為什麼要求我到華校學習,現在看來,當初的選擇是對的。”今年27歲的林依雲華校畢業後考上廣東華南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學成後選擇回到家鄉的棉蘭亞洲國際友好學院任教,在她看來,掌握中文意味著選擇工作的空間更大,有機會得到更高的薪水。如今,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授課,讓更多印尼孩子掌握印尼文、中文和英語,了解印尼和中國文化。

中國駐棉蘭總領事館總領事孫昂介紹,近年來,中國與印尼關係保持非常好的發展勢頭,在棉蘭,不僅華人子弟接受華文教育熱情很高,許多友族子弟也對學習中文表達了相當的樂趣。他表示,華文教育是中國和印尼間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駐棉蘭總領事館將為華文教育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