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718號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婦聯倡公共游泳池增親子更衣室
2018-07-18
【特訊】踏入泳季,不少家長都會選擇帶小朋友去游水消暑、強身健體。身兼體育委員會委員的婦聯常務理事吳嘉婷指出,現時本澳有部分公共游泳池設有親子更衣室,但有家長反映相關的親子設施的數量不足夠,私隱度不足,因此建議當局能夠完善本澳各公共游泳池規劃,並考慮增設具高私隱度的親子更衣室,避免出現尷尬情況之餘,亦避免對小朋友心理成長造成影響。
吳嘉婷表示,每年泳季政府都會開放本澳的公共游泳池供市民、團體使用,為了方便家長帶小朋友去游泳時能夠協助更換衣服,體育局多年前分別在本澳幾個公共游泳池設置親子更衣室。她表示時常有家長反映,現時澳門部份公共游泳池的親子更衣室設施不完善、私隱度不高,有些游泳池只用一塊布隔開。此外,一些較多人使用的公共游泳池只有傳統的男女更衣室,例如新花園、鮑思高游泳池,家長礙於擔心帶小朋友進入與其相別不相符的更衣室,會遭其他人投以異樣眼光,以及對小朋友心理發育造成誤導,最後只能夠躲在公眾範圍內的一角協助更換,但她直言這樣做不單容易令小朋友著涼,亦未能夠起到保護小朋友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令到小朋友覺得尷尬、不知所措。
吳嘉婷指,有研究指出大部份小朋友到三歲以後就已經對性別有明確的認知,若家長帶小朋友進入與其相別不相符的更衣室、廁所,會容易令孩子模糊兩性的差別,現時燒灰爐公園、石排灣活動中心都有設置親子廁所,普遍獲得家長認同。因此,針對現時本澳公共游泳池裡的親子更衣室情況,她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參考親子廁所,完善游泳池內的相關配套,考慮在公眾範圍內劃出部份空間,規劃親子更衣室,同時需確保更衣室有足夠私隱度及空間,減少造成家長帶小朋友游泳造成的不便。
最後,她認為政府早前提出「優生多育」,因此未來規劃各項社區設施時,亦應多考慮到不同家庭的需要,例如在公園休憩區、社區大樓內設置親子廁所、育嬰室等,以方便家長帶小朋友外出,營造和諧友善的社區環境,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