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718號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未頂封、未包晒輕軌總預算增至一百六十四億元
2018-07-18
【本報訊】運輸基建辦公室按新《預算綱要法》首度向立法會提交輕軌項目的投資與發展開支計劃(簡稱PIDDA),截至今年首季,不包括澳門線在內的整體預算已由一百二十八億元,上調至一百六十四億元,未來隨著項目推著仍會增加。當中的氹仔線預算為一百一十億元,政府有信心最終可控制在此範圍內不超標。
立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開會,重點跟進輕軌總體預算和開支進度,以及輕軌運營公司未來財務預測等。原定列席的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因突有重要會議而缺席,只有運建辦主任何蔣褀等出席。委會主席麥瑞權及秘書梁孫旭會後做總結。
據介紹,政府現時的輕軌項目群開支預算為一百六十四億元,分為輕軌籌備工作、輕軌顧問、驗證及審查服務、輕軌行車物料及系統、輕軌氹仔線、輕軌氹仔車場、輕軌澳門半島線-媽閣段、輕軌石排灣線,以及輕軌東線八大項。
一百六十四億未預澳門線
有關計算只包含已立項之預算,除不包括排至最後才會處理的澳門線外,
還有如石排灣線的行車物料、土建工程中變動開支,以及未來因應新問題而要支出的顧問的費用等,也都還未包括。另輕軌營運服務開支不包括在內。
委員會對輕軌項目「埋尾幾錢」很關心,麥瑞權坦言,「最初歐司長話三十多億元,後來轉劉司長話七十多億元」,最新改到一百六十四億元,還未封頂、未全包,但具體還有多少項目未包,官員未有交代,已要求以書面資料回答。
其他部份未有完整預算
何蔣褀受訪表示,除氹仔線外,其他如石排灣線、媽閣站,以至東線等,每個項目啟動落實時,必然會有一些開支需要增加的,現時的預算中只有氹仔線的部份有總體考量,其他仍處理設計或建設推推中,並未有很完整的總體預算。
有信心氹仔線埋單一百一十億內
就總預算一百一十億元的氹仔線,何蔣褀強調,項目大部份工程如土建或系統安裝等都接近尾聲,目前實際判給的金額約九十八億元,餘下的部份他們仍是有信心,最終總數可控制在一百一十億元的範圍內,並明年通車。
首季預算執行率僅6.4%
輕軌今年有近三十億元的PIDDA,首季預算使用率為30.1%,執行率更只有6.4%,屬偏低。政府解釋,媽閣站主體建造工程及石排灣線前期建造工程尚未開展等所致,但總體進度是可以的,並有信心餘下季度執行率會愈來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