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探討大灣區可助澳安老

2018-04-02

【本報訊】思匯網絡副理事長麥家寶認為,本澳可利用大灣區,適度轉移長者養老安老的問題,讓長者在內地享更優質的生活,並可騰出本地的空間資源予年青一代。

思匯網絡昨舉辦思匯論壇,邀嘉賓探討「港珠澳大橋催化大灣區發展融合」。麥家寶說,本澳社會踏入老齡化,長者人口越來越多,而且養老成本也越來越高,政府相關的開支也越來越大,已有意見提出利用大灣區去應用。

麥家寶建議,可仿傚橫琴的澳大校區做法,在大灣區內租借一大片土地,建設一個如綜合式度假村的居住地方,甚或是酒店式住宅,提供全面的衣食住行,有醫院等,在那裡享受優質的養老生活。

麥家寶指,只要越來越多長者住進去,就可營造出第二個家的感覺,自然就會越來越多人包括長者接受、響應,亦可釋放澳土地資源等予年青一代,「可以休閒返少少」。

他相信,只要大方向獲大部份人認同,兩制、社保、福利等差異或跟隨延伸方面的問題都會慢慢解決得到。

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梁彥邦也說,若未來一對夫婦要扶養四位老人家,負擔實不少,實可善用大灣區內的人資、服務,其養老成本也較低,可為澳人提供多一個選擇渠道。他補充,不一定是推大灣區,可以是回鄉養老。

梁彥邦希望,政府能做好大灣區內的社會保障的覆蓋、銜接,如在本澳的電子病歷如何跟人走、醫療券在大灣區如何使用,又或津貼領取等,盡可能減少制約。

論壇嘉賓還談及利用大灣區完善本澳環保產業、智慧城市建設,又相信大橋通車有助澳會展產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