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204號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若有四萬筍工物價難想像
2017-12-04
四萬蚊「筍」工,人多會心動,大家都往「搶」,結果皆「捉蟲」,變社會鬧劇,反映腦蒙。
這場鬧劇,雖然很明顯,仍有不少人,爭著去表演,反映澳門人,想問題已變,由踏實認真,變虛妄連篇!
試想想,請一個司機兼搬貨的工人,每月工作廿四日,要付出四萬元,那每天工資是多少?是一千五百多元一天!
而工人在十二個小時內能送多少罐石油氣或米?以平均每天十五包米及罐氣好了。(相加起來不到五百元),等於每送一次氣或米的送貨成本達一百元,再加上汽車油及汽車損耗等其他成本的加入,豈不是送貨老闆每送一次貨,將需要付出一百多至兩百元,幾乎相等於所售出米、石油氣的貨物成本的一半。
若是老闆將這些天價成本加諸於貨物之上,那澳門物價的飛漲將難以想像!
澳門人思維發展到今天,不少人不顧實際的瘋求賺快錢,與過去於踏實慎思、安份相反,其中一個源因是近十多年澳門已轉型為賭埠,製造了一個光怪陸離搵快錢的環境,過去澳門人的踏實傳統,已慢慢褪色,代之而起的為不擇一切手段,不顧一切後果的瘋狂「搶錢」思潮。
社會思潮已經改變了,什麼瘋狂行為,作奸犯科,匪夷所思的有悖常理行動,便層出不窮!
政客,為了搏取大家的注意力,爭取曝光率,經常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是客觀規律,但作為集體社團,看來便沒有必要為這些無聊事和他們玩些小兒科玩意。
運輸行業,始終是社會上的主要行業,按照經濟規律,是可以算得出工價和利潤的對比,問題是大家能否平心平氣和坐下來,談個實際價錢吧!
‧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