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宜遊之城
2016-12-12
澳門《五年發展規劃》希望發展成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的「五宜」城市,而在湖北當地被譽為「三峽明珠‧世界電都」的宜昌市,也正致力構建宜居、宜旅、宜業的「三宜」城市,希望成為一處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常住人口超過四百萬的宜昌,面積約二萬一千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六成半,城市綠化覆蓋率逾四成,設有永久性公共綠地(廣場、公園等)、山體、水域保護規劃,是全省唯一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更在五月啟動了全國首個生態治理試驗區「宜昌試驗」,在保護與發展中力闢一條新路。
同時,宜昌是全國十一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二○一五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四千七百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四百五十億元,增長約一成半和三成四,而今年上半年則已接待遊客逾三千一百萬人次、旅遊總收入三百億元,可見其旅遊發展勢頭正猛。
該市領導曾表示,旅遊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助推器」,他們要搶抓發展機遇,加快旅遊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進旅遊精準扶貧和全域旅遊,達至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實現單一觀光遊向觀光、休閒、度假複合遊之轉型升級,儘早將該市建成世界旅遊名城。
事實上,宜昌亦正致力智慧旅遊建設,年內加快相關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推進景區可視化管理、智能化運營,實現4A以上景區免費WIFI、智能導覽、電子講解、在線預訂門票、信息推送全覆蓋,建成一批智慧旅遊景區,逐步實現公共服務、旅遊營銷、旅遊企業、旅遊管理等的「互聯網+」。
三峽大壩成熱門旅遊點
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的宜昌,最熱門和為人熟知的景點,必然是三峽大壩。這個當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主體,於一九九四底動工修建,二○○六年竣工,投資約千億元人民幣,亦伴隨不少爭議。
把現代工程和自然風光結合的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三十個最佳旅遊新景觀,其旅遊區是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主要有壇子嶺園區、一八五觀景平台及截流紀念園等,讓遊人可從俯瞰、平視和仰望角度去觀賞大壩,而壯觀的洩洪場面則是可遇不可求。
鋼琴生產基地變旅遊工廠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鋼琴生產國和消費國,宜昌就被冠為中國鋼琴之城,其中由港資柏斯集團○六年成立的宜昌金寶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將那裡變成全球最大的三角鋼琴生產基地。目前世界上每七台鋼琴,就有一台是他們生產製造的。
該集團總裁助理鮮傑介紹,公司不會只集中在做好產品,還正規劃建立一個國家級的旅遊工廠,可以把樂器的生產過程展示出來,並設立包含鋼琴科技、鋼琴歷史的博物館,以及音樂廳、鑑賞中心等,讓到來的人接觸、認識音樂,有互動、體驗式的參觀,可以在那裡與音樂待上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