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85號
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
福建艦首過台灣海峽意味什麼?專家:中國三航母時代來臨
2025-09-13
【香港中通社9月1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日前,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通過台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這是福建艦第一次通過台灣海峽。有分析認為,中國的“三航母時代”指日可待。
微信公眾號“人民海軍”12日援引海軍新聞發言人冷國偉海軍大校介紹,日前,福建艦通過台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這次組織福建艦跨區試驗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
軍事專家宋忠平1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說,航母正式加入現役,才是真正的“三航母時代”的到來。福建艦現在去南海進行演練,進行海試,它本身也是要走台灣海峽,這個很正常。尤其是南海的海洋環境相對來說要惡劣一些,所以這次也算是在加入現役之前的最後一次海試。海試之後有可能就會加入現役,只要相關的試驗科目都完成了,之後福建艦有可能在三亞的航母母港加入現役。
2019年11月,中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艦順利通過台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這是山東艦首次穿越台灣海峽,一個月後的12月17日,山東艦在三亞軍港正式入列。
另一位軍事專家張軍社1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航母是從零開始起步,從山東艦的 “發展史”看福建艦的成長的確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福建艦的“首次遠航秀”表明距離其正式入列的日子越來越近。“根據發言人的表態,福建艦已經開始跨海區訓練,這一方面表示福建艦各項技術性能已經成熟,開始遠離熟悉的海域,進行遠海能力測試。”“以前福建艦在東海、黃海進行海試,此次赴南海陌生海域進行訓練是對航母遠海航行能力、複雜環境適應能力以及艦員協同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驗與提升。”張軍社說。
福建艦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福建艦於2022年6月17日下水,2024年5月1日上午8時許,福建艦從上海江南造船廠碼頭解纜啟航,赴相關海域開展首次航行試驗。
海軍研究院專家李劍表示,該艦在上海建造完成,東海海域水深及海況條件有限,難以滿足全面測試要求。而南海海域水深足夠、海況複雜,更適合開展系統性的航母試驗與訓練。從地理位置看,經由台灣海峽前往南海是最高效、合理的正常航線選擇。李劍表示,此次行動將試驗和訓練任務放在一起,是為了確保裝備能快速形成作戰能力,同時這可能是福建艦正式入列之前,最後一個階段的試驗。
除了在入列前福建艦和山東艦均開展跨海區訓練,兩艘航母還有另一個“巧合”。山東艦於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8年5月13日至18日,山東艦進行了首次海試。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先後進行過八次海試。山東艦於11月14日上午離開大連造船廠,展開第九次出海試航,並進行跨海區的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而此次福建艦也應該是在實施第九次海試任務之際,展開跨海區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