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謠言之風 吹散社會信任

2025-09-10

【正視聽】在信息如洪流般奔湧的當下,網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表達觀點的重要平臺。然而,這股信息浪潮中,也暗藏著謠言的濁流。8日,颱風“塔巴”襲澳未帶來很大的風雨,但一場人為製造的輿論“風暴”卻在風雨中更顯強勁。9日,這位50多歲的澳門男子因涉嫌網上造謠,傳播其母親因民防行動中心播報口誤而在颱風期間外出跌倒受傷的言論,被移送檢察院處理,這一事件如同一記警鐘,為我們敲響了抵制網絡謠言的緊迫之音。

從事件本身來看,真相清晰明瞭。涉案男子的母親在熱帶氣旋“塔巴”襲澳期間,于上午8時半外出用膳,回家途中因風力太大跌倒受傷,而民防中心發出相關播報呼籲是在早上10時,二者在時間線上毫無交集。但涉案男子卻在下午致電民防中心反映情況後,拍攝通話過程,並在影片中添加“民防中心呼籲令他母親跌倒的字句”上傳至社交平臺,還惡意編造有其他長者因此發生意外送院的虛假信息。這種行為,絕非簡單的信息誤傳,而是主觀上故意造謠、惡意炒作。

涉案男子的行為,首先直接損害了公共當局的聲譽和公信力。公共當局作為社會管理和服務的核心力量,其發佈的任何信息都關乎著民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穩定運行。民防行動中心在颱風期間發出的播報呼籲,是基於保障民眾生命安全的專業判斷和責任擔當。而涉案男子卻無端將其與母親的受傷聯繫起來,這種毫無根據的指責,無疑是對公共當局工作的一種抹黑,會讓民眾對公共當局的決策和能力產生質疑,進而影響公共當局在社會治理中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同時,這一謠言也對澳門特區的管治威信帶來了負面影響。管治威信是一個地區穩定和發展的基石,它建立在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和認同之上。網絡謠言的傳播,就像一顆顆毒瘤,會侵蝕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破壞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涉案男子編造的謠言,若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極易引發民眾的恐慌和不滿情緒,干擾正常的社會秩序,損害澳門特區長期以來積累的良好形象和管治環境。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一個在網絡上發言的人都應當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涉案男子涉嫌觸犯侵犯行使公共當局權力之法人、公開及詆毀和打擊電腦犯罪法等罪,這充分表明,法律對於網絡謠言的打擊是零容忍的。在法治社會,任何企圖通過網絡造謠生事、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這一事件也給我們每一個人敲響了警鐘。在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時,我們要保持理性和判斷力,不輕易相信和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同時,我們也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編造、不傳播謠言,共同維護一個健康、有序、和諧的網絡環境。只有每個人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才能讓網絡空間成為傳遞正能量、促進社會進步的廣闊平臺,而不是謠言滋生、破壞社會穩定的溫床。

--昀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