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同框後再會談 「習金會」釋放東北亞新信號

2025-09-06

【香港中通社9月5日電】: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隆重背景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4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來華出席相關活動的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舉行會談。這是新冠疫情以來兩國領導人時隔六年多首次會晤,雙方重申傳統友誼,強調戰略協作,並在敏感地緣政治議題上互表支持。中國亞太研究會東北亞問題專家于瀟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深度解讀此次“習金會”的特別之處及對中朝關係的啟示。

此次會談緊隨9月3日閱兵,而中俄朝領導人在閱兵期間並肩而行的“同框畫面”,已在全球引發關注。于瀟指出,這一畫面對朝鮮意義重大。長期受聯合國制裁的朝鮮近年逐步回歸國際舞台,與俄羅斯簽署同盟關係,獲得核大國支持。此次閱兵為中朝領導人會晤提供了契機,標誌著關係邁向新階段。習近平強調中朝是“命運與共、守望相助的好鄰居”,並祝賀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願鞏固中朝關係。金正恩表示,朝中老一輩領導人的抗日情誼需代代傳承,朝中友好不會改變。

于瀟認為,朝鮮作為東北亞小國,與中俄兩大國“並肩”,極大提升其國際地位。此次會談不僅鞏固中朝友誼,還為高層交往和務實合作注入動力,預示關係將超越疫情前水平。

雙方在核心利益上互表支持,形成“默契協防”。習近平重申中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願同朝方協調,維護半島和平穩定。金正恩表示,朝方堅定支持中方在台灣、涉藏、涉疆等問題上的立場,支持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

于瀟分析,這釋放多重信號。首先,疫情期間邊境封鎖和高層互訪中斷導致中朝關係“生疏”,而朝俄關係近期的升溫,也引發中朝關係的各種猜測,此次會談不僅顯示中朝關係走出低谷,甚至邁向新階段。

其次,雙方可能探討敏感議題,如朝鮮擁核問題。中國堅持半島無核化,但朝鮮已宣稱為有核國家,中方政策是否調整備受關注。此外,中國嚴格遵守聯合國對朝制裁,但會談後可能在經濟援助上有所鬆動。最後,在東北亞地緣合作上,雙方易達成一致,中方和平解決半島問題的立場與朝方利益契合,軍事技術合作或有探討空間。

于瀟認為,這一“默契協防”顯示中朝將加強戰略協作,維護共同利益,同時展現團結應對外部壓力的決心。

習近平表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方支持朝鮮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願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深化治黨治國經驗交流,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金正恩讚賞中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的成就,願密切兩黨兩國交往,開展黨建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經驗交流。

于瀟認為,這對中朝關係有深刻啟示。首先,經濟合作將快速推進,朝鮮可能放開人員和物資交流,涵蓋經濟援助和技術合作,助其擺脫困境。其次,關係將深化,超越疫情前水平。若在擁核、制裁及軍事合作上取得進展,關係將邁上更高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