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倡人才考證激勵增至一萬元

2025-09-06

美好家園聯盟持續走訪社區宣講政綱及收集意見

【特訊】第六組“美好家園聯盟”持續走訪社區向不同群體宣講政綱及收集意見。作為“90”後青年,候選人阮舒淇及張健娜都表示,交流過程中不少青年表達對未來向上流動缺乏充足信心。青年在踏入社會及職場初期,是資歷累積與職涯發展的重要階段,期望政府能構建更完整的青年“五業”(學業、就業、專業、置業和創業)政策支援體系,推出更有感、更有力度與溫度的青年幫扶措施,通過緩解現實生活壓力,助力青年追求更高的抱負與理想。

青年競爭力是社會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她們指,當前就業市場對勞動力學歷及專業技能要求日漸提高,不少青年都有意報讀碩士或以上學位及考取專業認證。但近年本澳高等教育學費明顯上升,部分專業認證備考課程及考證費用相對高昂,對初入社會不久的青年造成明顯經濟壓力。政府雖已恆常推出持續進修計劃、各類獎、助學金及考證激勵等措施,惟覆蓋面及力度已追不上社會需要。

青年專業發展要有更大支持,為未來社會及產業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動力。她們建議配合新興產業,優化獎、助學金措施及名額設置,將碩士課程納入貸學金資助範圍,並增加產業培訓和專業考證課程的種類及資助金額,調升人才培訓考證激勵至1萬元,降低青年進修及專業發展的成本和顧慮,不因經濟差異而失去自我提升的機會。

她們提到,走訪過程中,普遍青年都表達對就業問題的關注。尤其表達行業、崗位選擇少及發展空間窄等問題,部分畢業後長期“炒散”,不利職涯發展。認為政府要健全外僱管理制度,尤其優化企業在文職、中高層職位的外僱名額,重新釋出居民“願意做、能夠做”的就業崗位,不僅是確保居民優先就業,更重要的是高質量就業。同時要推出政策支持青年投身重點產業及灣區發展,包括豐富實習崗位種類及數量,優化實習津貼金額及就業銜接措施;發揮好引進人才對本地青年的帶教作用等,實現新興產業“增就業,造飯碗”的作用。

在置業方面,阮舒淇及張健娜強調住屋是青年在城市發展的根,是對城市的歸屬感,理解部分青年對“上樓”的期盼。政府需要檢討並優化階梯房屋政策,加快對經屋置換制度的落實,並藉放寬申請T2及T3單位的資格,提供青年及家庭傾斜性的房屋政策,以實現經屋、夾屋和私人樓宇之間的有效銜接,為青年及其家庭從置業壓力中解放,追尋更高的發展及實現自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