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9號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共築規則助推大灣區融合發展
2025-09-06
【正視聽】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區域合作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其內部的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與爭議解決機制的完善顯得尤為重要。昨(5)日,由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仲裁中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仲裁“新機遇”合作發展論壇及聯盟2025年度工作會議在澳門成功舉行,不僅為大灣區內的仲裁機構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更為推動三地法律服務“軟聯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論壇及會議的舉行,彰顯了澳門特區政府在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中的決心與行動。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視像發言,不僅回顧了近年來特區在推動大灣區法律服務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展望了未來仲裁員名冊的出臺將如何進一步促進仲裁在大灣區的廣泛應用。這一舉措無疑為大灣區內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爭議解決途徑,有利於營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論壇圍繞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充分發揮仲裁職能作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進行了深入探討。《意見》中明確提出的“澳資澳法”、“澳資澳仲裁”機制,不僅為涉及澳資的商事主體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更為澳門作為國際仲裁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機制的實施,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國際商事爭議選擇澳門作為仲裁地,從而進一步提升澳門在國際仲裁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廣州仲裁委員會副主任趙福紅所介紹的三大協作機制,尤其是規則銜接機制的推出,更是為大灣區內仲裁程式的統一和規範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公佈粵港澳大灣區仲裁示範規則徵求意見稿,並努力實現三地仲裁程式規則的實質性對接,將有助於消除地域差異,提高仲裁效率,降低爭議解決成本,從而促進大灣區內經濟活動的更加順暢進行。
與此同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成果也為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粵澳雙方在共商共建共管共用新體制的指引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的初步建立,不僅促進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為“一國兩制”實踐提供了豐富的新範例。澳資企業在深合區的快速增長,以及澳門居民在深合區居住生活就業人數的大幅上升,都充分說明瞭這一合作模式的成功與吸引力。
更為重要的是,深合區在規則銜接和改革創新方面所做的努力,為澳人、澳企和澳資在深合區的順暢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從已經梳理形成的306項琴澳規則銜接和改革創新事項清單來看,深合區在推動兩地制度對接、促進人員往來、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這些成果的取得,不僅有利於深化粵澳合作,更為大灣區內其他區域的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琴澳新通道方案前期研究的啟動,以及專項政策措施和投資基金的設立,深合區將進一步拓寬澳門居民融入灣區生活圈的通道,為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務。此次粵港澳仲裁論壇及聯盟工作會議的成功舉行,不僅為大灣區內的仲裁機構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契機,更為推動三地法律服務“軟聯通”和融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不僅將有助於提升澳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更將為大灣區的整體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昀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