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天津時間』,習近平密集會晤裡的三個關鍵詞

2025-09-02

【中新社天津9月1日電】:初秋時節,“上合組織大家庭”時隔7年再度聚首中國。8月30日至31日兩天時間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14位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密集會晤。

透過三個關鍵詞,外界可更好感知中國與“上合組織大家庭”夥伴攜手同行、開創未來的決心。

——友好:十餘場會見,“友好”是直觀可感、一以貫之的關鍵詞。

會見緬甸代總統敏昂萊時,習近平談起中緬之間歷久彌新的胞波情誼;

會見柬埔寨首相洪瑪奈時,習近平提及中柬友好久經考驗,強調“沿著兩國老一輩領導人開闢的中柬友好之路堅定不移走下去”;

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習近平明確三個“不動搖”: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雙方都要始終堅持睦鄰友好的大方針不動搖,堅持開放共贏的大原則不動搖,堅持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大方向不動搖;

會見埃及總理馬德布利時,習近平強調“三個好”:新形勢下,中埃雙方要做堅定相互支持的好兄弟、深化互利合作的好夥伴、密切多邊協作的好朋友……

賡續友誼、增進互信、相互支持,將為中國與上合組織夥伴同舟共濟進一步凝聚力量。

——合作:從6個創始成員國到今天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的“大家庭”,上合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吸引力日益提昇,離不開始終堅持走互利共贏、開放合作之路。

此前在上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曾倡導“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為上合組織推進務實合作指引方向。

在今次“上合時間”裡,習近平與外國領導人密集互動同樣強調“合作”二字。從與阿塞拜疆加快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到與白俄羅斯用好“2024-2025中白科技創新年”成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從落實好中國與馬爾代夫自由貿易協定,到與吉爾吉斯斯坦拓展清潔能源、綠色礦產、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一系列具體合作規劃,為上合組織謀求共同發展繁榮寫下生動註腳。

當前,上合組織國家都處於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本屆峰會上,中方將宣佈支持上合組織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合作的新舉措新行動。觀察認為,在世界經濟遭遇多重“逆風”之際,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有助於上合組織國家更好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實現發展振興。

——擔當: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之際,如何維護國際秩序,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世界期待上合行動、上合擔當。

在一個多月前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一場集體會見中,習近平就明確指出,上海合作組織要看準方向、堅定信心,高效行動、更有作為,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在天津,“擔當”亦是習近平密集會晤中的高頻詞。

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會談,習近平表示願深化同聯合國合作,“共同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繁榮挺膺擔當”;與印度總理莫迪會談,他呼籲“共同展現歷史擔當”,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作;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談,他提出“共同維護國際秩序和規則,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本屆峰會將發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有分析認為,上合組織國家發出共同聲音、採取聯合行動,繼續支持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將為完善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上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