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召的士司機現離職潮

議員問如何保障司機合法收入交局冇覆

2025-09-01

【本報訊】議員林宇滔指出,審計報告公佈後,電召的士公司恢復對預約的三十分鐘前留車候客等規定,電召司機出現離職潮,他詢問政府如何跟進和保障電召司機的合法收入?交通事務局代局長鄭岳威在回覆相關書面質詢時沒有回應這個問題。

議員林宇滔早前在書面質詢表示,收到多位電召的士司機反饋,審計報告公布後,電召的士要求司機跟隨合同由現時提前十分鐘、改為提前卅分鐘等候預約乘客,跨區調車安排亦經常出現極長途及時間短等不合理安排,但公司又不作出任何合理足夠的回饋或降低包車租金,令電召司機根本難以維持合理收入,更出現離職潮。

林宇滔提出,若電召的士因人手不足而數量減少勢必令上述情況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針對電召的士公司獲得低價牌照,但未有負起應有的合同責任,反而壓榨司機收入的做法,當局會如何跟進和保障電召司機的合法收入?交通事務局代局長鄭岳威在回覆中完全沒有回應這個問題。

鄭岳威表示,該局高度重視審計署有關《對特別的士服務的監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提出的各項意見,並嚴格要求特的公司須按照合同規定須提前卅分鐘指派車輛提供服務。而為鼓勵特別的士快速地回應乘客的召車需求,尤其是舊區、醫院、公共房屋等民生生活區的需求,該局已於本澳多個地點設置特別的士候召點,讓「候召中」的特別的士等候乘客召喚,以增加接載成功率。

鄭岳威又提出,為着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大眾對的士服務的需求,該局一直致力維持的士數量的穩定性,過往有委託學術機構研究本澳的士所需數量及服務水平,今年亦正進行相關研究工作。當中包括為未來的士規模發展趨勢作出調研及評估,分析電召的士發展對城市交通運行及服務帶來的影響和效益,致力完善召車及預約服務,冀透過嚴謹的科學數據及專家學者的深入剖析,以便交通事務局為制訂的士相關政策及監管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和依據,保障的士營運秩序和各方合法權益,相關研究結果將適時公布。

林宇滔也詢問:政府會否從推出平台、車輛及司機均受規範的網約車方案進行研究?有關「探討增設網約的士服務的可行性」工作的具體計劃、時間表及目前進度如何?會否盡快開展公開諮詢收集社會意見?

鄭岳威回應,目前,特區政府正積極推進增設網約的士服務以及監管網約的士平台的研究工作,透過引入規範化管理,以更好地保障乘客及司機的權益,同時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市場需求,倘有進一步消息將適時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