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3號
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從上合峰會到九三閱兵 兩份外賓名單有何玄機
2025-08-30
【香港中通社8月29日電】:2025年夏末,中國外交舞台上將連續上演兩場重磅活動: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以及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這兩場活動不僅規模空前、規格極高,更因多名外國領導人“連軸轉”出席而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根據公開信息,共有17位外國領導人將同時出席兩場活動,彰顯出當今國際格局中,以發展、安全與合作為主軸的“東方方案”正日益凝聚共識。
資料顯示,同時出席兩場活動的17位外國領導人涵蓋了上合組織核心成員、觀察員國、對話夥伴國及部分“全球南方”重要力量,體現了中國外交“朋友圈”的廣度與深度。他們分別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尼泊爾總理奧利,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這份名單具有高度代表性。第一,涵蓋上合組織“全體成員國”中的絕大多數。除印度總理莫迪只出席上合峰會外,其餘所有成員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均“雙會齊至”,顯示上合機制內部凝聚力持續增強。
第二,突破地域界限,吸引東南亞、中東、南亞等多元地區力量。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尼泊爾、馬爾代夫等國的參與,體現了中國推動“南南合作”與區域互聯互通的成效,也反映這些國家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尋求戰略平衡與多元外交的現實選擇。
第三,凸顯“非西方陣營”的集體亮相。普京、盧卡申科、佩澤希齊揚等領導人的出席,被國際輿論視為“多極世界”支持力量的集中展現。尤其普京,在西方持續制裁背景下仍高調出席兩大活動,不僅體現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穩固,也向世界釋放“東方力量”不懼壓力、自主前行的強烈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合峰會邀請名單大幅擴容,涵蓋多個觀察員國與對話夥伴,包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柬埔寨首相洪瑪奈等,顯示上合組織正從區域安全合作機制,向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國際組織演進。
此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東盟秘書長高金洪等重量級國際組織負責人亦將與會,體現上合組織日益提升的國際認可度與制度性話語權。分析認為,中國正藉此推動“全球安全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在區域層面落地,構建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為核心的新型安全觀。
而將出席“九三閱兵”的國家領導人,還包括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越南國家主席梁強、緬甸代總統敏昂萊等,體現中國與周邊國家及傳統友好國家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