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2號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暑假即將結束 悠長假期落幕
學生迎新學年
壓力…焦慮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揭逾半成陷中重度情緒危機 睡眠障礙、人際困擾成連鎖反應
2025-08-29
學者籲家校調整評核模式、強化支援體系…
暑假結束,學生重返校園面對緊湊的學業節奏。儘管澳門特區政府推行多元評核政策,並與社團合作紓解青少年壓力,《澳門中學生精神健康調查2025》仍顯示:**學業壓力持續位居中學生焦慮主因**,半成(5%)受訪者達中重度焦慮水平,其中女生比例顯著高於男生(7.5% vs 2.1%),反映情緒問題亟需社會系統性關注。
學生、青少年壓力及情緒問題,近年高度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並且想方設法,為學生、青少年減輕情緒、學業及壓力上的負擔,希望讓青少年健康成長。然而,讀書(學業)問題依然令不少學生感到壓力沉重。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聯同聖若瑟大學社會發展觀察中心於今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間,進行了《澳門中學生精神健康調查2025》,反映學生當下面對的壓力及問題,踏入新學年,該報告對於教育界、政府、社服團體、家長及學生本身,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該研究調查涵蓋本澳7間中學,合共 1017名中學生參與,由就讀初一至高三的學生,受訪者就讀年級比例由初一起遞升至高三比例為﹕初一29.3% 、初二 14.8% 、初三 8.8% 、高一 29.3% 、高二 9.4% 和高三 8.4%。
呼籲關注中學生焦慮情緒
在「生活滿意度」中,受訪者評分平均分為3.01分(5分為滿分),並發現學生有時存在焦慮情況,焦慮的平均值為1.98, (反映出學生有時存在焦慮情況) ,當中,有4.4 %的學生有中度焦慮,0.6%有重度焦慮,女學生比男學生的焦慮度高 (平均值:女=2.07 ,男=1.89) (中或重度焦慮中:女佔7.5% ,男佔2.1%)。
超7成學生基於學習感壓力
至於壓力來源,以學業壓力:成績、考試、作業、升學等學習相關壓力佔最多,達 55.0% ;而人際關系、家庭衝突、朋友矛盾、社交焦慮,排第二,佔 18.5%;其次為自我要求,包括內在壓力、拖延、完美主義、自我否定,佔 9.8% 。另外,亦有受訪學生對自身壓力探取消極回應態度,包括否認壓力、表述模糊或無法識別,佔 8.9% ;而由 對未來焦慮,如升學、就業、人生規劃的不確定性產生的壓力,則佔 4.5% ;至於來自身心狀態,如生理或心理失衡如失眠、疲憊、健康問題,佔 2.3% ;來自於外部環境,如經濟壓力、時間壓迫、制度性問題,佔 1.0%。
中學生當下面對壓力大
超過半數回應中指,學業壓力,反映出課業的任務超載,加上人際關係處理,總計有超過7成的學生會基於學習和相關的人和事而感到壓力。同時,有超過40%回應指向情緒困擾成為中學生應對壓力的反應,當中更有部分指出了不開心、焦慮、自殘等,印證了中學生是處於一個大的壓力情況,尤其是要留意有 2.3%的中學生表示當中的想法是自我傷害等反應,反映出中學生當下面對的壓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