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3 探科技前沿「無人區」

2025-08-26

圖為香港特首李家超(右三)與香港中聯辦主任周霽(右二)一同見證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左三)向香港的十五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香港中通社)

【香港中通社8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香港創科邁新步。25日,在香港的15所中國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正式授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三所是全新獲批准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凸顯香港前沿科技實力。

國家科技部2022年啟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優化重組,要求有關實驗室以解決國家重大需求背後的科學問題為使命,重組後的實驗室改名為全國重點實驗室。今年1月,國家科技部批准15所香港的實驗室重組為全國重點實驗室,並於7月起運作。其中,有12所是之前經重組而產生,還有三所是全新的。

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來自香港的五所高校,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香港理工大學,都是全球百強大學。實驗室涉及的領域多元,涵蓋生物醫藥、新發傳染性疾病、量子信息、超精密加工技術、合成化學、海洋環境健康等。

授牌儀式當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出席主禮。李家超說,在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將提供重要平台,促進與海內外的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匯聚全球各地的優秀科研人才,助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陰和俊向實驗室提出三點希望:勇於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力爭在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多重大突破;匯聚頂尖人才,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深化協同開放共享,加強與內地頂尖高校、科技企業的合作,加速成果轉化。

香港是亞洲唯一擁有多達五所全球百強大學的城市,基礎科研實力雄厚,獲國家科技部授牌的全國重點實驗室達15個,足以證明高校團隊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水平。

就香港未來創科發展,周霽認為,要堅持以基礎研究厚植創科優勢,多出原創性、高質量、標誌性成果,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強化“產學研用”創新協同,使更多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堅持以平台建設集聚高端人才,為香港和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據悉,特區政府每年向每個全國重點實驗室提供2000萬港元的科研經費,各個實驗室需提交工作計劃和財務報告。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見記者時表示,重組後的實驗室體系更清晰,更能發揮香港國際化優勢,解決國家戰略意義的大科學問題。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港大去年吸引逾百位頂尖科學家來港,如今有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相信將有助進一步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