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65號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香港施政報告前瞻:「低空高飛」還需定標準擴場景
2025-08-21
【香港中通社8月2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香港正全力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相關修訂法例已於7月中生效,38個沙盒項目陸續展開,標誌著低空經濟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2025年施政報告公佈在即,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20日就低空經濟在優化法規、投資基礎設施等方向提出45項具體建議,希望充分釋放低空經濟潛力。
低空經濟指以無人機及其他低空航空器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利用低空1000米以下空域進行商業活動。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措施。
2018年民航處發布《無人機操作指引》規範無人機使用;2023年政府修訂《民航條例》放寬商用無人機飛行限制,設低空經濟試驗區。此外,政府已簡化無人機物流、空中出租車等新興業務審批流程,並推動5G網絡覆蓋等。
美團無人機開通香港首條配送航線、順豐豐翼無人機為離島居民配送藥物、香港消防處使用無人機運送大型物資至行山地帶救援、中華電力使用無人機超視距飛行巡查輸電塔和電纜……
截至今年8月,首批38個試點項目涵蓋物流、公共服務、基礎建設等多個領域。目前,香港低空經濟正從試點試驗向規模化、規範化發展過渡的關鍵階段。
政府對低空經濟發展抱有雄心,冀打造為新經濟增長引擎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發展的同時亦面對挑戰,主要源於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亟待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法規、相對薄弱的產業鏈、以及跨境協同的複雜性等。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就低空經濟方向提出45項具體建議。
在頂層規劃方面,聯盟創會會長、立法會議員葛佩帆對中通社記者指出,希望政府制定更全面的發展策略,成立“低空管理局”,建立“低空交通管理平台”,以監管低空空域、統籌航線及營運審批及推動大灣區跨城協作等工作。同時,要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在本地及區域合作的發展,協助低空經濟產業參與東盟及“一帶一路”,吸引海內外企業人才落戶。
法規與監管方面,中國聯通國際法律部顧問孫唯認為,需推動粵港澳三地協同制定統一無人機跨境飛行管理法規,明確可兼容的飛行空域、高度限制、審批流程等核心標準,減少規則差異。大灣區應共同出台《跨境無人機貨運清單及關務指引》,列出可飛貨物、禁限貨物、申報格式,讓企業一次備案、兩地互認。
另外,香港中旅汽車服務董事總經理黃明慈建議,充分利用香港全球獨有“山海城”景觀,結合載人無人機的獨特空中遊覽體驗,打造“低空+文旅”的新旅遊模式;亦可打造啟德郵輪碼頭低空維港遊、地質公園、海洋公園等低空旅遊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