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62號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澳門何不乘上大熊貓經濟之熱潮?
2025-08-18
【特稿】鄰埠香港近年致力推動發展大熊貓經濟,在公共交通工具及不少宣傳上,都有看到熊貓的蹤影,力圖借助國寶力量推動經濟及旅遊業。內地、韓國都有推大熊貓經濟;本澳也有兩隻大熊貓,數目上雖然比不上香港(6隻),亦無妨乘上大熊貓經濟,或加大對大熊貓的宣傳,結合石排灣郊野公園、路環,來個生態和休閒遊。
中央於2007年送贈香港的一對大熊貓“樂樂”和“盈盈”於去年誕下龍鳳胎——“加加”和“得得”,為大熊貓家族添成員。香港政府和相應的主題樂園藉此良機,乘上大熊貓經濟的順風車,推動大熊貓經濟,使大熊貓的受歡迎程度升溫。內地、韓國等地也在力推大熊貓經濟,包括觀賞大熊貓、推出大熊貓周邊或文創產品,受到居民及遊客的歡迎。本澳的石排灣郊野公園內飼有兩隻大熊貓——“開開”和“心心”,並設有樓高兩層的大熊貓資訊中心及大熊貓禮品館。大熊貓資訊中心內設有多功能影視廳、展覽區、圖書角及聯網互動區等,向廣大市民宣傳及推廣大熊貓知識;公園正門入口處則有大熊貓禮品館,售賣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紀念品,包括毛公仔、手袋、服裝、文具及家庭用品等。今年4月是大熊貓來澳的10周年,當時曾舉辦慶祝及免費參觀活動。不過,由於居民對在地的兩隻大熊貓已習以為常,一般只有大熊貓生日才有推廣大熊貓的活動。居民和旅客對本澳兩隻大熊貓的熱情和印象被沖淡,以致大熊貓在本地的經濟和旅遊所擔當的角色未能被充分發揮。
盲目跟風不是好事,但當香港和內地仍在推動大熊貓經濟的時候,澳門既然本地已經有大熊貓這個資源,只要多加宣傳,可以擴大成效,算是順水推舟,後知後覺也不為時已晚。首先,在宣傳上,應增加宣傳力度,並透過與旅遊局合作,增加大熊貓的旅遊路線宣傳;另一方面,透過與經科局、商會合作,對大熊貓產品進行宣傳,並可以在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舉辦活動,吸引居民和旅客參與,增加人流,讓公眾再次關注大熊貓。此外,還可以引入大熊貓主題CAFÉ、開發其他周邊產品,以及考慮將大熊貓館與相鄰的石排灣郊野公園聯合推出生態遊,並將大熊貓元素延伸到路環市區,於路環市區設置大熊貓打卡點、主題輕食餐飲、文創產品售賣點等,吸引更多人流和消費者,不要白白浪費這個大熊貓經濟所帶來的商機。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