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施政報告前瞻:本屆特區政府這些領域成績亮眼

2025-08-14

【香港中通社8月1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在9月發表,公眾諮詢正密集開展。回顧本屆特區政府施政成績,政策宏觀微觀兼備,既發展經濟,亦不忘改善民生,其中在房屋、旅遊、金融三個關鍵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尤為矚目。

房屋是香港多年的“老、大、難”問題。香港有約11萬間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本屆特區政府直面困難,就取締劣質劏房,去年施政報告宣佈制訂“簡樸房”規管制度,訂明分間單位需符合內部面積、消防、結構安全等八個範疇的最低標準,獲官方認證方可合法出租,違者面臨最高罰款30萬港元及監禁3年的嚴厲制裁。

打擊濫用公屋方面,政府今年成立由退休紀律部隊人員組成的專案小組協助偵查,推出舉報濫用公屋獎,提高市民參與度。房屋局透露已收回約9000個公屋單位,等於節省90億港元以上的建築費。立法會今年6月通過將嚴重濫用公屋行為刑事化的法案,進一步捍衛公共資源公平分配。

發展經濟是本屆政府的重要工作。香港GDP已經實現十季連升,今年第二季增長3.1%,勝過預期。今年特區政府和業界掌握了不少“流量密碼”,從啟德體育園開幕帶來連場世界級演唱會,到各類文化、藝術、體育盛事和國際會議展覽在香港舉辦,盛事經濟成功激活本地消費,帶動零售、餐飲、酒店業務。

據官方統計,今年上半年,香港共錄得約24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12%,其中內地旅客有約178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非內地旅客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17%,錄得584萬人次。

本地經濟持續復甦,不少外資企業看中香港商機,不斷擴張;亦有內地企業信賴香港能力,探索海外新興市場。自2023年1月至今年7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1333間企業在香港開設或擴展業務,引入1740億元首年直接投資,創造逾1.9萬個新增職位。

隨著香港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截至今年7月底,註冊本地公司總數逾150萬間,註冊非香港公司逾1.5萬間,兩項數字均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領跑全球,首7個月錄得53宗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約1270億港元,按年升幅超過六倍。正在處理中的上市申請超過210宗。

今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啟動以來,特區政府已進行30場諮詢會,收到超過4500份意見,數量按年增加逾三成。特首李家超多次落區與各界交流,他在社交平台分享,市民普遍認同本屆政府主動改革,不少市民樂見香港在很多國際評級方面不斷上升,認為是最客觀的成績表。

香港正經歷經濟轉型期,面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挑戰和新貿易格局,社會高度關注政府如何延續這股改革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