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52號
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公專會調研倡推公務員適應電子政務提升效能
2025-08-06
【特訊】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公專會)較早前完成了一項關於公務員工作匹配度的調研報告,重點探討如何推動公務員在電子政務時代下適應新型工作模式,提升行政效能。報告通過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提出多項策略建議,以協助公務員順利過渡至數字化工作範式。
公務員對新工作模式接受度現狀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澳門公務員對電子政務及新興技術的接受程度存在差異,部分人員對數字化工具應用仍存顧慮。報告建議,政府應加強宣傳及培訓,並設立「數字素養基準指標」,針對不同年齡層及部門特性制定個性化適應方案,例如推行「技術大使」計劃,由熟悉數字工具的同事帶動團隊學習。
新興技術重塑公務工作模式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AI)、流程自動化(RPA)等技術正改變傳統行政流程,可大幅提升效率。然而,需注意系統整合及數據安全問題。公專會建議,政府可優先在高重複性、低決策權的工作(如文件歸檔、表格初審)試點自動化,並設立跨部門協作小組,確保技術應用符合實際需求。
優化培訓體系提升適應能力
現有培訓模式需進一步優化,以配合數字化轉型需求。報告提議引入「微認證」(Micro-credentials)機制,將技能模組化,讓公務員按自身需求選修課程,並參考新加坡「Skills Future」平台經驗,結合線上學習與實踐考核,提升培訓成效。
智能工具助力高效過渡
報告強調,智能工具的開發應以實用性為導向,建議參考香港「智方便」平台的用戶共創模式,讓前線公務員參與設計及測試,確保工具符合實際工作場景。此外,政府可建立「數字化成熟度儀表板」,定期評估各部門進展,推動良性競爭。
未來倡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
公專會認為,成功轉型的關鍵在於建立長效機制,包括將數字化適應力納入績效評估、加強公私合作(如科技企業駐場計劃),以及持續收集反饋優化政策。報告呼籲政府、公務員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以實現更高效、透明的公共治理。
澳門正邁向智慧城市發展,公務員的數字化能力至關重要。此報告為政府及公務員提供實用建議,後續需結合實際情況落實,以確保電子政務轉型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