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籲青少年勿墜違法與詐騙陷阱

2025-08-06

【特訊】海關日前在北區搗破水客活動散貨點,並揭發不法分子利用學生進行“水客”散貨活動。北區社諮委、婦聯北區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高嘉莉表示關注,呼籲青少年提高警惕,勿因一時貪念受不法分子誘騙,墜入“走水”和求職詐騙陷阱,並期望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通過持續強化普法,完善政家校合作機制,共同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她提到,近年不法份子利用青少年“走水”的案件偶有發生,是次涉案學生僅14歲,另上月初也查獲一名僅13歲的學生涉嫌參與“走水”。數據顯示去年至今年3月,海關在各陸路口岸查獲逾五千宗水客活動中,18歲或以下“水客”就有51人,利用學生身份帶貨過關42宗。儘管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佔總體不足1%,但她認為需防微杜漸,避免相關行為風氣擴散,影響到更多青少年的價值觀與身心健康成長。

她指,不少學生希望在暑假期間兼職賺取零用錢和累積社會經驗,不法份子會利用這一心理誘騙未成年人。另外,求職騙案也容易在暑假期間出現,例如一些標榜無需經驗、時間自由、在家工作、佣金豐厚的條件,誘導求職者先行墊支參與所謂的“金融投資”、“刷單”等活動,最終蒙受損失甚至可能誤墜違法陷阱而負上刑責,呼籲青少年高度警惕這些求職陷阱和違法誘惑。

她期望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安全且具意義的暑期環境。當中普法對提升青少年警覺性至關重要,建議警方、海關、勞工局、教青局、社工局等相關部門,聯動學校、社團及家校合作,提高普法教育覆蓋面,持續向青少年宣導常見求職詐騙陷阱及“走水貨”等違法行為的法律後果,助力青少年提升辨識能力,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家長也應多主動參與家庭教育活動,學習與子女有效溝通及相處之道,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適當多關心子女生活與交友情況,攜手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她認為,暑假也是學生自我提升的黃金機會,政府不同部門、社團及學校都會舉辦興趣班和各類社區服務等活動。建議青少年按自身需求和興趣,多參與相關活動課程,合理規劃假期生活,也能起到累積社會經驗、提升社交與技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