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51號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特朗普解僱勞工統計局長:美經濟疲弱下的信任危機
2025-08-05
【香港中通社8月4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於8月2日宣布解僱勞工統計局局長麥肯塔弗,原因是對最新就業報告不滿。此舉引發了外界對美國經濟現況、數據可信度以及美聯儲政策的廣泛討論。特朗普同時公開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其可能成為下一個被解僱的對象。
美經濟現況:疲弱就業數據與關稅影響:根據勞工統計局8月2日發布的就業報告,美國7月新增非農業就業職位僅7.3萬個,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10.9萬個,顯示勞動市場增長幾近停滯。更令人震驚的是,5月和6月的就業數據被大幅下修,合計減少25.8萬個職位。這是自1979年以來(除疫情時期外)最大的雙月下修幅度,導致近三個月平均每月就業增長僅3.5萬個,低於人口增長所需的水平。報告同時顯示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2%,雖仍處於歷史低位,但已反映經濟放緩的跡象。
特朗普將疲弱的數據歸咎於麥肯塔弗,聲稱其“操縱”數字以損害共和黨形象。他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麥肯塔弗在2024年大選前誇大就業數據,隨後於選後下修近81.8萬個職位,稱其為“50年來最大計算錯誤”。然而,經濟學家普遍駁斥這一指控,指出數據修訂是勞工統計局的常規做法,反映了更多企業回覆調查後的數據更新。2023至2024年間,勞工統計局曾下修12個月的數據,總計81.8萬個職位,這與麥肯塔弗任期前的慣例一致。
特朗普自今年年初上任以來,推動大規模關稅政策,包括對加拿大加徵35%關稅、對印度加徵25%關稅,以及對巴西、緬甸等國實施更高稅率。這些關稅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導致進口減少,供應鏈成本上升,進而推高通脹壓力。同時,美國政府部門裁員進一步削弱就業市場。經濟學家警告,關稅和裁員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低增長和高通脹的“滯脹”局面。
鮑威爾會是下一個被炒的對象嗎?特朗普多次批評鮑威爾,稱其為“太遲先生”,並多次要求立即降息以刺激經濟。7月,特朗普甚至在與眾議院共和黨人會議上展示了一封解僱鮑威爾的草稿信,但尚未付諸行動。美聯儲7月30日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理由是需要更多時間評估關稅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影響。
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且美聯儲主席的獨立性受到法律保護,特朗普若強行解僱,可能引發法律爭議和市場動盪。近期,美聯儲理事庫格勒提前辭職,為特朗普提供提名新理事的機會,分析認為此操作可能為未來替換鮑威爾鋪路。儘管如此,解僱鮑威爾的風險遠高於解僱麥肯塔弗,因為此舉可能引發投資者對美聯儲獨立性的質疑,進一步動搖美元和金融市場穩定。
勞工統計局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7月新增非農業就業崗位7.3萬個,市場預期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從38%升至81%。分析人士認為,7月數據疲弱且5月、6月數據大幅下修,顯示勞動市場增長放緩,或促使美聯儲提前放寬貨幣政策以防經濟衰退。鮑威爾7月30日表示,勞動市場具一定韌性,但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需持續觀察。通脹壓力尚未完全緩解,或影響美聯儲政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