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45號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
調查指超過三成受訪學生
每晚睡眠不足六小時
學聯發佈精神健康調查籲關注中學生焦慮情緒
2025-07-29
【特訊】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聯同聖若瑟大學社會發展觀察中心,於2025年7月26日發佈《澳門中學生精神健康調查2025》報告,研究由澳門基金會資助,調查涵蓋本澳7間中學,合共1017名中學生參與。結果顯示,超過三成受訪學生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近三成對自己最近的睡眠狀態表示不滿意,學業壓力依然是中學生主要壓力來源,焦慮及情緒困擾問題值得社會關注。
新聞發佈會由學聯升學輔導主任許千里、聖若瑟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課程主任及本次研究項目主任盧子健助理教授介紹報告內容及建議。
逾三成學生睡眠不足 學業壓力最普遍
報告顯示,受訪學生平均每晚僅睡7小時,當中34.6%睡眠時數不足6小時。28.5%對自己最近的睡眠狀態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24.6%表示睡眠問題已干擾日常生活。學業壓力為中學生最大壓力來源,逾半數受訪者提到課業、考試及升學壓力,其次為人際關係及自我要求。
焦慮比例高 男生整體心理狀況較佳
調查發現,僅54%學生屬無焦慮狀態,40%屬輕微至輕度焦慮,6%屬中至重度焦慮。男學生在生活滿意度、焦慮、個人耐力及生活凝聚力等多項心理指標上均較女生為佳,睡眠質素亦較理想。
應對壓力以休息、娛樂為主
面對壓力時,大多數學生傾向以休息、娛樂分心及社交傾訴等方式應對,主動解決問題的比例較低。逾半學生認為朋友、家人等人際支持是解決壓力的主要資源,僅極少數會尋求專業協助。超過七成學生認同睡眠有助緩解壓力,但亦有部分學生表示壓力大時難以入睡。
專家建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及資源投入
研究團隊建議,學校及家庭應減少操卷式課業,增加休息及運動時間,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機識別培訓,並加強心理支援資源宣傳,協助學生建立多元化壓力應對策略。亦建議政府持續投入資源,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