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41號
2025年07月24日
星期四
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 打造全球開放新高地
2025-07-24
【香港中通社7月23日電】7月23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昌林宣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定於今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究竟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有何意義?金融資產將發生哪些變化?已公布的細節,又有何特點?
全島封關並非“封島”,而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一躍,旨在打造特殊海關監管區,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政策框架。“一線”放開促進海南與境外貨物、資金、人員自由流動;“二線”管住確保與內地精準管理;“島內自由”賦予要素高度流通自由。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23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海南自貿港是中國深化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封關後,海南與國際聯繫更加便捷,有助於吸引全球優質資源集聚。核心措施包括實施零關稅政策,覆蓋大部分商品,促進海南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全國改革開放提供試驗平台。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現行3張進口“零關稅”商品清單共約1900個稅目。全島封關運作後,進口“零關稅”商品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用進口徵稅商品目錄取代此前的“零關稅”商品正面清單,“零關稅”商品範圍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佔全部商品稅目的比例達到74%,比封關前提高了近53個百分點,顯著提高了開放水平。
劉春生指出,海南自貿港確立零關稅制度,惠及全島企事業單位及居民。零關稅商品及加工製成品可在島內自由流動,延長產業鏈。開放的貿易管理政策及優化後的進出口清單進一步提升貿易透明度。通關模式採用一站式服務,通過線上提前申報、一次查驗放行及壓縮二線出島申報項目,大幅提高通關效率。
在金融領域,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跨境資金流動的自由化。資金可通過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便捷運轉,顯著提升流動性。此舉在中國內地尚屬獨特,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全新投資渠道。
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等5部門聯合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實施細則》,明確跨境資產管理試點,允許境外投資者投資海南自貿港內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證券基金、保險資管等產品。境外投資者包括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及在海南學習、就業、生活的境外個人,需遵守境內外金融監管及反洗錢要求。
劉春生指出,金融產品供給的豐富性是海南自貿港的另一亮點。通過創新跨境金融產品,海南為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市場及境內投資者進入境外市場提供便利,拓展投資領域,增強市場活力。
此外,政策落地吸引境內外金融機構及跨國公司入駐。跨境資產管理業務及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等政策的實施,促進海南金融市場繁榮,推動特色金融體系構建,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南京大學自由貿易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李鋒指出,封關是制度創新的集中體現,需化解開放與監管、內外市場銜接矛盾,實現從政策試驗到制度成型、區域發展到全球影響的轉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團隊建議,海南自貿港可借鑒中國香港、新加坡等經驗,完善產業結構與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