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34號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歡慶申遺成功二十周年
2025-07-16
【本報訊】二十年前的昨天,「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二十年間,政府始終遵循世界遺產保護發展的理念精神與工作框架,與社會各界合力齊心,堅持「保護傳承」與「創新利用」雙軌並行,建構全民參與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由文化局主辦、市政署和郵電局協辦的「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廿周年慶典啟動禮」於昨午在崗頂劇院舉行。啟動禮上,郵電局局長劉惠明及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共同主持「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廿周年」郵品發行儀式,並舉行「世遺走走看」研學遊開學禮。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致辭時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讚揚澳門是「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是「偉大祖國的一方寶地」,充分肯定澳門在不同歷史時期扮演的重要角色及作出的獨特貢獻。
「澳門歷史城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開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金色大門,四百多年間華洋文化交相輝映、友好共存,嶺南廟宇與巴洛克教堂比肩而立,葡式碎石路蜿蜒於中式庭院之間,「澳門歷史城區」恰似一部鐫刻在大地之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立體史詩,成為人類文明和諧共處、互利交往的精彩範例。
二十年前的昨天,在國家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這份因獨特歷史而誕生的文化瑰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載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澳門取得首張世界級的文化「金名片」,讓世界看見澳門作為東西文化交匯節點的突出地位與貢獻。
「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場永續傳承的文明接力。」梁惠敏表示,二十年間,特區政府始終遵循世界遺產保護發展的理念精神與工作框架,與社會各界合力齊心,堅持「保護傳承」與「創新利用」雙軌並行,透過法制建設、修繕監測、科技保護、國際交流等,為歷史城區築牢保護屏障,以活化利用、青年教育、社會推廣,建構全民參與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梁惠敏續提出,在申遺成功廿周年的新起點上,特區政府將繼續秉持敬畏歷史、熱愛文化之心,在守護好世遺歷史文脈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活化利用,加強以文化資源惠及社會大眾,着力發揮「澳門歷史城區」在促進國際間文明交流互鑒的獨特作用,增強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築起新時代不同族群友好交往的溝通橋樑,續寫澳門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昨午活動的主禮嘉賓包括: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中聯辦副主任張應杰,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曦,外交部駐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孫向陽,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四局局長陳偉等。
「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廿周年系列活動在七至十二月期間陸續推出,涵蓋約二十項逾五十場活動 (慶祝澳門申遺成功二十周年系列活動專題網頁:https://www.icm.gov.mo/mhd2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