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32號
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世遺委會文件要求澳就AB橋作『遺產影響評估』
2025-07-14
【本報訊】被指影響世遺──燈塔景觀的「新城A、B區行車天橋」受到世界遺產委員會關注,委員會的草擬文件列出,澳門應在作出不可逆轉的決定前,於二○二六年十二月一日之前進行全面的「遺產影響評估」,並把《遺產影響評估》及「天橋」的建設計劃送交世界遺產中心審查。但澳門曾有不送交《遺產影響評估》的記錄,只交「摘要」。
第四十七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現在巴黎舉行。一份在七月三日發出、編號為「WHC/25/47.COM/7B.Add.4」的文件已於網站公開(下稱《公開文件》),當中提及澳門。文件列出世界遺產委員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CCROM)的分析和結論,以及向世界遺產委員會草擬的決議。
去年九月,世遺之締約國──中國(澳門)向世界遺產中心送交文件,涉及名為《「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行政法規,以及關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周邊區域遺產影響評估及城市設計》的覆函。世界遺產中心於去年十月致函中國(澳門),要求核實關於「新城A、B區行車天橋」建設計劃的第三方資料,以及位處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區內的歷史建築的保護情況。
《公開文件》列明,令人遺憾的是,本澳沒有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二○二三年決議在名為《「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行政法規生效前把最終版本送交世界遺產中心,給其諮詢機構審查;但慶幸的是,《「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已經按照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技術建議來完成。
雖然中國(澳門)已為現正進行的新城區發展提出最新說明,當中涉及「輕軌東線」和「新城A、B區行車天橋」,但《公開文件》表明,儘管據報「輕軌東線」避免對「山、海、城」景觀造成影響,還是應該要求中國(澳門)向世界遺產中心的諮詢機構提交《遺產影響評估》(HIA)等文件,以接受審查。
雖然據稱「新城A、B區行車天橋」亦已考慮遺產的「山、海、城」景觀,但《公開文件》表明,由於「天橋」有部分超出保護東望洋燈塔景觀的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所訂明的限高,即使該限高僅適用於建築物,中國(澳門)亦應進行全面的「遺產影響評估」,並把《遺產影響評估》及相關建設計劃等文件送交世界遺產中心,由其諮詢機構進行審查。
位於東望洋斜巷、超出第83/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所訂限高的樓宇的修訂設計已經獲准,《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周邊區域遺產影響評估及城市設計》亦已完成。《公開文件》指出,中國(澳門)未有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的二○二三年決議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遺產影響評估》和《城市設計》整份資料,而只是提交「摘要」,應該補交。
另外,《公開文件》表示,欣賞締約國(中國)及澳門特區政府持續支持遺產保護、監測、詮釋和展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