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32號
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審計後特的司機現離職潮
林宇滔質詢檢討特的牌制度
2025-07-14
【本報訊】因應《對特別的士服務的監察工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出台,電召的士公司隨即恢復對預約的三十分鐘前留車候客等規定,令外判司機大呻經營難上加難。議員林宇滔反映,有不少司機已決定離職,可預見未來特的供應只會更少,更難滿足需求。
林宇滔提出書面質詢表示,特別的士服務無論是營運模式、人員聘用安排及服務質量均未能達到社會預期,他自己就收到多位電召的士司機反饋,審計報告公布後,電召的士要求司機跟隨合同由原來提前十分鐘、改為提前三十分鐘等候預約乘客(只向司機補貼三元),而跨區調車安排亦常出現極長途及時間短等不合理安排,但公司又不作出任何合理足夠的回饋或降低包車租金,令司機根本難以維持合理收入,更出現離職潮。
林宇滔指出,若特的因人手不足而數量減少,勢必令上述情況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批評電召公司低價投牌反壓榨司機收入
根據合同,電召的士每執照每年僅需向政府繳付每個六千元的執照費,8年僅為四萬八千元,相對於八年期的個人的士牌競投價八、九十萬,以及八年期公司制的士執照每個四、五十萬明顯低,
然而,電召公司並未有如最初般包薪聘請司機經營服務,而是外判中介再由司機自行承包經營,但又不提供足夠平的車價或回饋讓司機有合理回報經營電召服務。
林宇滔質詢,針對電召公司獲得低價牌照,但未有負起應有的合同責任,反而壓榨司機收入的做法,當局會如何跟進和保障司機的合法收入?
同時,俗稱「藍的」及「紅的」特的牌照將分別於今年九月三十日及二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到期,當局有否檢討現行特的營運、服務模式是否適合市場環境?若未來繼續發放有關牌照,當局對特的營運模式有何改善方案;若不繼續發放,未來整體的士模式有何規劃?
面對高峰時段、特定節假日及特別活動等高度集中的交通需求,目前的士數量明顯不足以應付,尤其對於高峰日子、時段及特定時間需求大的地區,單純增加的士數量非解決問題的方法。林宇滔質詢當局有否針對性地科學分析本澳居民及旅客對的士服務需求的具體數據?並會否因此研究提出更全面有效的動態應對方案?
不少特的司機均反映若有網約車對他們是多一個就業選擇。鄰埠香港網約車已邁出改變的一步,隨著中央近日高調關注並派遣專責人員到港,要求港府應以「必須站在人民一邊」為原則推動改革,促使「網約車合法化」,亦有消息指港府將於月內公布「網約車合法化」諮詢框架,。
關注設網約的士服務的可行性之探討進度
林提到,本澳政府今年施政報告亦提及「將探討增設網約的士服務的可行性」,質詢當局會否從推出平台、車輛及司機均受規範的網約車方案進行研究?有關探討可行性工作之具體計劃、時間表及目前進度如何?會否盡快開展公開諮詢收集社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