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會建議將修車工場逐步搬離社區

2021-06-08

李秉宗

【特訊】據街坊投訴,爐石塘舊區修車工場越開越多,已影響到社區的衛生環境,亦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爐石塘坊會理事長李秉宗促加快修法,加強對修車工場的監管,包括增設消防系統,長遠而言應創造條件設法將修車工場逐步搬離社區,進而改善社區衛生環境,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建設環保、宜居社區。

李秉宗表示,機動車是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總數已逾20萬輛。修車工場是必需的行業,但修車工場又是壓惡性行業。然而,由於歷史遺留原因,現時全澳有500多間修車工場遍佈各區,不少與民居及商戶為鄰。據街坊投訴,近年爐石塘舊區修車工場越開越多,不僅影響社區的衛生環境,而且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他又表示,修車工場作業時,需進行噴漆、焊接或鍛造等必需的工序,不可避免排放有毒氣體、排放油污或發出噪音等。但由於相應的法律制度滯後,令執法部門對修車工場在氣體、油污排放、消防及噪音監管方面乏力。冀加快修訂《行政條件制度》,加強對修車工場所引致的問題進行規管,包括增設消防系統,從而減少對社區的衛生污染和噪音污染,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長遠而言,他建議政府考慮尋找適合地方,如遠離民居的地方,或考慮搬入工業區,創設條件將修車工場特別是噴漆工序集中在一起作業,逐步將散落在社區的修車工場特別是相較大型的工場搬離社區,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從而改善社區衛生環境,建設環保、宜居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