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司強調現行刑事問責係對官員問責最有效

惟認刑紀程序存不協調

2020-11-26

【本報訊】議員批評政府對於高官問責制發展卻步不前,質疑特區政府相關工作的推進步伐。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見圖)表示,要有效預防公務人員及主要官員違規,需要建立健康、有效良好的官員文化。他認為,現行刑事問責是對官員問責最有效。

議員蘇嘉豪、梁孫旭對於政府推行高官問責的工作提出質疑,二人提出,由非凡事件到天鴿,起首對官員問責鬧得沸騰,天鴿過後三年還是老模樣。另外,在部份涉及主要官員違規或需要負上刑責、紀律程序的案件中,由於時效已過,例如非凡多筆貸款的批出,最終由於追溯時效已過而相關批出貸款官員無需負責。二人認為必需完善官員問責制度。

張永春表示,沒有在施政報告中提官員問責,不等同不重視,強調特區政府非常重視官員問責制。他指,現行刑事問責是對官員問責最有效,但在現行與司法程序與紀律程序同時開展時,制度上存在不協調,例如司法程序期間基於司法保密而無法開展紀律程序調查,令調查受拖延。另外,由於涉及時效性,部份案件在調查時已經接近過時,無法跟進、公義無法伸張,尤其在行賄、受賄、濫用職權這類有隱蔽性的案件,在追溯時效上需要提出修改。

另外,議員張立群提出,需要加強青少年的愛國教育,但不能透過「強迫唱國歌」,需要透過自小的教育,培育青年的愛國愛澳之情發自內心。張永春指,特區政府透過向公務員、學校(師、生)推廣相關工作;作為公務員,一定要擁護一國兩制,了解國家發展、經濟等。又認為,由於本澳的愛國愛澳教育做得好,社會相對和諧,普遍認可此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