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924號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光纖之父」高錕在港逝世享年84歲
2018-09-24
【香港中通社9月23日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23日早上11時45分在香港離世,享年84歲。
高錕教授1933年於上海出生,祖籍江蘇金山市。他曾負笈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學,先後獲理學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1966年,高錕首度提出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並開發了實現光通訊所需的輔助系統,促成互聯網的出現。高教授於1970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新成立的電子學系 (現稱電子工程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並為港中大首位電子學講座教授;1985年獲頒授榮譽理學博士銜,1987年至1996年出任港中大校長。他於任內成立第四所成員書院——逸夫書院。
因為光纖通訊這個劃時代貢獻,高錕於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也為他贏得「光纖之父」的美譽。
高錕被證實患上腦退化症(阿茲海默症)後,為協助同樣患病的患者和家屬,他和夫人黃美芸2010年成立高錕慈善基金。黃美芸23日在基金會的新聞稿中提到:「作為高教授的遺願,本會將繼續堅定我們的工作,致力為腦退化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服務,亦冀盼各位能支持高教授的遺願,支持相關的工作。」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3日對高錕教授辭世表示深切哀悼,她說,高錕教授是開發和應用光纖技術的先驅,為現代通訊科技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對香港、國際,以至全球人類,作出巨大貢獻。
她續說,高錕教授對香港的科研發展亦高瞻遠矚,力促成立香港科學園,為香港今日的創科發展奠下穩固基礎。
「高錕教授出類拔萃,是香港人的驕傲。我對他的辭世,深感哀痛。我謹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林鄭月娥最後表示。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高教授是出類拔萃的學者,也是高等教育界高瞻遠矚的領袖,他作為中大第三任校長,在任內積極推動中大整體發展,建立穩固基礎,為有才之士開拓發展空間,成就超卓。大學同人將銘記高教授對港中大及全球的重大貢獻,謹代表中大教職員、同學及校友向高教授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