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營醫療機構人員流動信會相互平衡

2018-07-16

【本報訊】新青協副理事長曾潭飛指,隨著社會發展需求不同,不同的醫療技術專業需求亦順應而生,例如不同科的技術員、治療師需求等。他相信,公職與私營醫療技術間的人員流動會相互平衡,只要有好的發展前景,自然會吸引業界人員或畢業生報考,不一定只單一流向公職。

新青協昨假鏡湖醫院禮堂舉行「二零一八零距離透視『醫』」世代,由二十位來自十四個專業的醫護人員以帶領小組討論形式,向參與的青少年介紹目前醫療行業發展,讓青少年能深入了解到不同醫療範疇的工作內容及當中所面對的困難,為投身醫療界及早準備,作好生涯規劃。有接近一百名有意投身醫護界的青少年參與。

曾潭飛指,隨著社會發展需求不同,不同的醫療技術專業需求亦順應而生,例如不同科的技術員、治療師需求等。

基於薪酬、福利差距,本澳不同行業基本上都存在從業員由私人企業流向公職的狀況,被問到醫護界是否也存在此狀況?同時為山頂醫院急診專科醫生的曾潭飛指,公職與私營醫療機構間的人員流動會相互平衡,不一定單一由私營醫療機構流向公職,從業員會按自身狀況作出選擇,找合適自己的方向,只要有好的發展前景,都會吸引業界人員或畢業生報考。